2015-2016学年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20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辛亥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6题)

3.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4.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的权利
5.
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6.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7.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8.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中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3.选择题(共1题)

9.中国计划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