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代以农为本,金世宗采取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农业。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战争后,裁军归农。大定二年(1162年),即诏谕“盗贼或避赋及避摇役在他所者,并令归农,及时农种,无问罪名轻重,并与原免”。后又诏复各地流民还乡,官给以田。开始时每年遣官劝各地猛安谋克农事;后来恐有烦扰,令各地职官劝督,必令自耕,精勤农务,以给自足。弛放牧地,令民开垦。若放纵牧畜毁坏民田农桑,虽亲王、公主及势要之家,亦由地方官立加惩断。同时,除海陵王时弊政,免除苛捐杂税,实行轻摇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南北和议后,金世宗于1168年正月下诏增设榷场,输入物品以茶、丝织品、药材、米为大宗,输出物品主要是人参、貂皮、北珠、绢罗。金世宗曾对宰臣说:“或言铸钱无益一所得不偿所废。朕谓不然……新币日增,公私俱便也。“1178年,铸钱名曰大定通宝,其质量胜过以前的钱币。1180年正月,确定商税法,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1185年金世宗从上京回来,时宰臣说:“朕闻辽东,凡人家食盐,但无引目者,即以私治罪。夫细民徐买之,何由有引目。可止令散办,或询诸民,从其所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世宗改革。
材料 金代以农为本,金世宗采取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农业。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战争后,裁军归农。大定二年(1162年),即诏谕“盗贼或避赋及避摇役在他所者,并令归农,及时农种,无问罪名轻重,并与原免”。后又诏复各地流民还乡,官给以田。开始时每年遣官劝各地猛安谋克农事;后来恐有烦扰,令各地职官劝督,必令自耕,精勤农务,以给自足。弛放牧地,令民开垦。若放纵牧畜毁坏民田农桑,虽亲王、公主及势要之家,亦由地方官立加惩断。同时,除海陵王时弊政,免除苛捐杂税,实行轻摇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南北和议后,金世宗于1168年正月下诏增设榷场,输入物品以茶、丝织品、药材、米为大宗,输出物品主要是人参、貂皮、北珠、绢罗。金世宗曾对宰臣说:“或言铸钱无益一所得不偿所废。朕谓不然……新币日增,公私俱便也。“1178年,铸钱名曰大定通宝,其质量胜过以前的钱币。1180年正月,确定商税法,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1185年金世宗从上京回来,时宰臣说:“朕闻辽东,凡人家食盐,但无引目者,即以私治罪。夫细民徐买之,何由有引目。可止令散办,或询诸民,从其所欲。”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归纳金世宗发展经济的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世宗改革。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本身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两幅历史图片的对比就形成了发现历史信息的“趣味”。

请从上面的两幅历史图片中合理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主题或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要求:主题或观点明确,运用史实准确无误,结构和思路清楚)
历史图片本身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两幅历史图片的对比就形成了发现历史信息的“趣味”。

请从上面的两幅历史图片中合理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主题或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要求:主题或观点明确,运用史实准确无误,结构和思路清楚)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己
材料一 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从1989年11月中旬柏林墙开放以后迅速发展,颇令四大国措手不及。美国在1989年12月还表示德国的统一进程不能加快,但到1990年初就改变了政策,明确表示支持德国统一,但提出的条件是统一后的德国应留在北约组织中。英、法开始从总体上不愿意看到德国的统一。但在德国统一势头无法遏制的情况下,它们基本上追随了美国的立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在1989年12月9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强调,必须从战后形成的现实出发,即存在两个主权的德意志国家,离开这一点,欧洲的稳定将受到威胁。但是到了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基本上改变了调子,表示德国统一采取什么方式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但苏联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统一后的德国必须中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欧安会认为“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材料一 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从1989年11月中旬柏林墙开放以后迅速发展,颇令四大国措手不及。美国在1989年12月还表示德国的统一进程不能加快,但到1990年初就改变了政策,明确表示支持德国统一,但提出的条件是统一后的德国应留在北约组织中。英、法开始从总体上不愿意看到德国的统一。但在德国统一势头无法遏制的情况下,它们基本上追随了美国的立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在1989年12月9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强调,必须从战后形成的现实出发,即存在两个主权的德意志国家,离开这一点,欧洲的稳定将受到威胁。但是到了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基本上改变了调子,表示德国统一采取什么方式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但苏联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统一后的德国必须中立。
——宫少朋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90年11月19-21日,欧安会在巴黎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会上,北约和华约22国首脑签署了《裁减常规军备的条约》,制仃了《巴黎新欧洲宪章》。宪章规定了欧洲政治、社会、经济及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原则,并在《民主、和平和统一的新时代》一章中强调:“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民主、和平和统一的新时代”正在到来,从此欧安会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建立在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他大国对德国统一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德国统一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欧安会认为“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元至元二年(1336年),他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正,以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刘基在极端腐败的元末很难得到重用,在蒙古贵族眼中,他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那年,刘基首次辞职。在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之后,刘基对元朝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一书。他用生动而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了元末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这些矛盾作出了设计。后人评价说:“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下婆州,力邀刘基出山。五十岁的刘基到达应天,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过望,“留帷惺,预机密谋议”。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又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然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1367年授太史令,刘基上戊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等一起编订律令,成为此后《大明律》的最初蓝本。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奏请创立军卫法。即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常驻军队,士卒平时屯垦,战时从征,调遣任将一律归朝廷掌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刘基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 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元至元二年(1336年),他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正,以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刘基在极端腐败的元末很难得到重用,在蒙古贵族眼中,他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那年,刘基首次辞职。在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之后,刘基对元朝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一书。他用生动而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了元末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这些矛盾作出了设计。后人评价说:“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下婆州,力邀刘基出山。五十岁的刘基到达应天,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过望,“留帷惺,预机密谋议”。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又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然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1367年授太史令,刘基上戊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等一起编订律令,成为此后《大明律》的最初蓝本。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奏请创立军卫法。即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常驻军队,士卒平时屯垦,战时从征,调遣任将一律归朝廷掌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末年刘基数次辞官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刘基的主要历史功绩。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7月的第一次《加拉罕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归还中国领土,放弃租界、领事裁判权、庚子赔款及中东铁路的特权。1921年8月,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抵达北京,与北京政府谈判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问题。但因中东铁路和苏军出兵外蒙古等问题,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无果。之后越飞致函正在洛阳的吴佩孚,希望合作,但遭到吴的拒绝。1923年1月,越飞与孙中山在上海会晤并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苏联明确表示对孙中山的全力支持。10月,鲍罗廷抵达广州,力图促使国民党早日彻底改组。同年12月,加拉罕重新发布1919年和1920年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译文,删去了第一次宣言中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文字,并照会北洋政府外交部,要求北京以其修改后的文本为准。1924年5月,中苏之间达成《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联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租界特权、庚子赔款等,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得到承认,并将成立一个委员会安排苏联从外蒙撤兵事宜。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一 1919年7月的第一次《加拉罕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归还中国领土,放弃租界、领事裁判权、庚子赔款及中东铁路的特权。1921年8月,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抵达北京,与北京政府谈判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问题。但因中东铁路和苏军出兵外蒙古等问题,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无果。之后越飞致函正在洛阳的吴佩孚,希望合作,但遭到吴的拒绝。1923年1月,越飞与孙中山在上海会晤并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苏联明确表示对孙中山的全力支持。10月,鲍罗廷抵达广州,力图促使国民党早日彻底改组。同年12月,加拉罕重新发布1919年和1920年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译文,删去了第一次宣言中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文字,并照会北洋政府外交部,要求北京以其修改后的文本为准。1924年5月,中苏之间达成《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联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租界特权、庚子赔款等,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得到承认,并将成立一个委员会安排苏联从外蒙撤兵事宜。
——摘编自(美)马士《远东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始两个小时后,***就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到了苏联发来的贺电。10月2日,苏联政府来电,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了第三天,中苏双方已谈妥互派大使的问题。12月,***出访苏联。195年2月14日,中苏两国领导人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货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根据新条约和协定,苏联将于1952年年底撤退驻旅顺的军队,归还雅尔塔协定和1945年旧条约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权益,并承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改编自王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及何明、罗锋《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20年代苏俄(或苏联)对华外交政策的要点,并分析其目的。(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6.
如表格列举的是宣统三年清政府的军费开支,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军种 | 新军 | 勇营 | 旗军 | 学堂 | 绿营 |
军费(万两) | 5436 | 1913 | 886 | 585 | 306 |
A.清政府最重视的军种是旗军 |
B.新旧军费开支大约二比一 |
C.新军成为当时最进步的力量 |
D.新军建设巩固了清朝统治 |
7.
如图是1938年国内杂志刊登的一幅时事漫画,画上小字为“他又占领一块地方了”。而画中的日本兵手缠绷带、军刀崩裂,狼狈不堪。该漫画主旨是


A.中国抗战必定获胜 |
B.日寇侵略寸步难行 |
C.讽刺政府消极抵抗 |
D.提醒关注日军暴行 |
8.
1927年7月,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紧急指示,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进行了改组,陈独秀被停职。同日成立的临时中央开会讨论挽救时局的办法。重视武装斗争,抓枪杆子,针锋相对地反击蒋、汪对革命力量的镇压,成为临时中央明确的指导思想。这说明此时
A.共产国际支持中共独立自主 |
B.右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
C.国共合作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
D.***成为事实上的领导核心 |
9.
1904年1月,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对中国驻日大使劝告说:“(日俄)万一决裂,日不愿他国卷入,并愿中国中立……惟愿贵国内地须自固守,勿使变乱。”这反映了日本
A.尊重中国的主权利益 |
B.想获得清廷的战争援助 |
C.独霸东北的侵略野心 |
D.试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
10.
圣西门称赞法国大革命是“从封建和神学制度向工业和科学制度的过渡”,他于19世纪20年代先后创作完成《论工业制度》和《工业家问答》,形成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据此可知,他主张改造社会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
B.开展政治斗争 |
C.取消私有制 |
D.抑制贫富分化 |
11.
二战刚刚结束时,法国与意大利共产党拥有数十万常规武装力量,希腊人民解放军甚至几乎占领了整个希腊。但苏共却指使法共与意共选择妥协与让步,并拒绝援助希共。此时苏联的选择说明
A.苏联放松了意识形态斗争 |
B.法意等国社会不适合苏联模式 |
C.英美等国对苏的强势干预 |
D.其试图保持国际共运的领导权 |
12.
南宋时期,官府对冶炼业的征税通常征收其冶炼产品,税率约十分之二。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两,超过唐朝数倍。这一现象导致
A.政府积累的经济资源增多 |
B.贵金属逐渐丧失货币功能 |
C.南宋开始银铜双本位体制 |
D.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 |
13.
据历史学家推算,土地私有制时代大体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状况。换算成后世计量单位,约每人耕种四亩。从战国到清朝,天下百姓“一岁一人之食,约得四亩”,勉强维持生计。这一比较说明这一时代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异常缓慢 |
B.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幅降低 |
C.封建国家实现了物资的自给 |
D.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相差不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