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十四大)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十四大)
会议 | 时间 | 地点 | 介绍 |
一大 | 1921年 | 上海 嘉兴 |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
二大 | 1922年 | 上海 | 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三大 | 1923年 | 广州 |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
四大 | 1925年 | 上海 |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
五大 | 1927年 | 武汉 |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
六大 | 1928年 | 莫斯科 |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
七大 | 1945年 | 延安 |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
八大 | 1956年 | 北京 | 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 |
九大 | 1969年 | 北京 | 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 |
十大 | 1973年 | 北京 | 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
十一大 | 1977年 | 北京 | 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 |
十二大 | 1982年 | 北京 |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
十三大 | 1987年 | 北京 |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和 “三步走”发展战略。 |
十四大 | 1992年 | 北京 |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为方针,在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禁止蒙古、色目人(元代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在本族内通婚,而听其与汉人为婚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材料一 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为方针,在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禁止蒙古、色目人(元代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在本族内通婚,而听其与汉人为婚姻。
——赵毅、赵秩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0月,白人失业率为7.0%,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10.0%。……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年9月12日的数据显示,2011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2229美元,不到非西班牙裔白人收入的60%;非洲裔美国人贫困率为27.6%,约为非西班牙裔白人贫困率的3倍。……跟其他族裔相比,警察更袒护白人。纽约市在2011年68.5万次警察街头拦截检查中,超过85%针对黑人和拉丁裔人群。——雷振扬裴圣愚《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民族政策?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存在哪些种族歧视现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3.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政改大事记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任命康有为参赞新政,颁发了提倡官民上书议事,裁汰不必要的官员等。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1901年初,清廷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清末实行新政改革的原因。
材料 清末政改大事记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任命康有为参赞新政,颁发了提倡官民上书议事,裁汰不必要的官员等。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1901年初,清廷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改革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清末实行新政改革的原因。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75年,萨达姆集伊拉克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阿拉伯人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逊尼派穆斯林的斗争。1980年,伊拉克突袭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一次对美联社编辑谈话中,阐述了美国对两伊战争的四项原则:第一,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冲突保持中立。第二,美国期望苏联会采取克制态度,不要卷入交战国的任何一方。第三,我们将维护我们在波斯湾地区的切身利益。具体的说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自由通航不得受到任何干扰;为了防止冲突扩大而威胁那个地区的安全,还将答应那些受这次冲突威胁的非交战的友好国家提出的援助要求。第四,必须早日结束这场冲突。这场冲突继续下去,谁也不会得到好处。我们将支持国际组织为实现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
——摘编自《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保持所谓“中立”的战略意图。
材料一1975年,萨达姆集伊拉克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阿拉伯人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逊尼派穆斯林的斗争。1980年,伊拉克突袭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一次对美联社编辑谈话中,阐述了美国对两伊战争的四项原则:第一,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冲突保持中立。第二,美国期望苏联会采取克制态度,不要卷入交战国的任何一方。第三,我们将维护我们在波斯湾地区的切身利益。具体的说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自由通航不得受到任何干扰;为了防止冲突扩大而威胁那个地区的安全,还将答应那些受这次冲突威胁的非交战的友好国家提出的援助要求。第四,必须早日结束这场冲突。这场冲突继续下去,谁也不会得到好处。我们将支持国际组织为实现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
——摘编自《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保持所谓“中立”的战略意图。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9月13日,邓小平从朝鲜访问回国,在东北三省等地视察中,发表了“北方谈话”。其核心思想是:现阶段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地高举***思想旗帜和实事求是地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他同时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979年7月,邓小平又指出“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再次指出思想路线是制定和执行其他一切路线的理论基础,组织路线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完整地、系统地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及***思想的历史地位。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彻底完成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发展和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运用科学理论思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材料 1978年9月13日,邓小平从朝鲜访问回国,在东北三省等地视察中,发表了“北方谈话”。其核心思想是:现阶段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地高举***思想旗帜和实事求是地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他同时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979年7月,邓小平又指出“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再次指出思想路线是制定和执行其他一切路线的理论基础,组织路线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完整地、系统地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及***思想的历史地位。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彻底完成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发展和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摘编自《从“北方谈话”到“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思想理论的核心内涵。并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运用科学理论思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3.单选题- (共8题)
6.
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
B.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规定 |
C.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
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
7.
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 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A. 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 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8.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
B.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
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
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
9.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
10.
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
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
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 |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
11.
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
B.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
C.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
D.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