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宁夏大学附中高三下第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97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3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避免未来的毁灭性冲突的过程中,巴黎的外交官们制造了国际联盟,这一联盟是第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世界和平。
这一联盟的两个缺点使得它是无效的。首先,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仲裁解决国家争端,但是它没有实施决定的权力。其次,作为保护全球和平的工具,它依赖于联合安全。……然而,联合安全的基本前提——所有大国参加——一直没有实现,原因是有些大国不属于这个联盟。……尽管由于这一联盟在30年代无力阻止侵略而导致它在1940年的终结,但是这个联盟建立了永久国际组织模式,为后来的联合国做了示范。
材料二:二战期间同盟国曾提出建立一个国际组织,1944年,来自中国、英国、苏联和美国的代表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胶园草拟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由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确定下来《联合国宪章》的最后一稿。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推动世界各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它为不受“冷战”支配的全球重建提供了一项选择。
——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和联合国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作用。
5.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3.单选题(共2题)

6.
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减轻农民负担
D.改革经济体制
7.
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撰写了一首长诗:“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A.《红楼梦》B.《离骚》
C.《百年孤独》D.《老人与海》

4.选择题(共1题)

8.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硝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NO2和NO,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要使1mol金属锌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消耗此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