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947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国务卿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率(%)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6.7
5.8
5.6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从材料二、三中能够看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3)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
2.
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 ,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至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三件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上述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后两件大事对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人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拆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四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小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效的历史信息。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
【小题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4.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小题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单选题(共25题)

5.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是
A. 戏剧情节
B. 等级观念
C. 人文素养
D. 民主精神
6.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7.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8.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话称赞的是
A.太平天国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9.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11.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俄国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率先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开创了两种制度竞争的新格局
12.
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之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见下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积极努力争取
C.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D.亚非拉国家积极争取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3.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即:中国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4.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5.
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

A. 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 B. 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C. 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   D. 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
16.
明清两朝都推行过“海禁”政策,不允许私自对外交往,这一政策出现的基本原因是
A.两朝只允许发展官方对外贸易
B.封建统治已经腐朽
C.防止不法商人与海外势力勾结
D.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17.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制止殖民扩张和掠夺
B.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
D.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18.
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导致新航路的开辟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19.
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C.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D.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20.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A.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 新航路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
C. 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21.
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这种说法反映了
A. 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B. 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 帝国主义不断扩张
D. 社会主义蔚然成风
22.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分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24.
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该事件是
A.中共“二大”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D.二次革命
25.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C.中体西用D.君主立宪
26.
光绪帝、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的共同特点是
A.大力提倡和发展义务教育
B.由君主专制到实施君主立宪制
C.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D.作为封建君主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7.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漫画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
28.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头”。根据有关史实分析思考“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A.力图削弱德国,以便确定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B.采取绥靖政策
C.扶植德国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29.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史料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3.选择题(共5题)

30.

读“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回答问题

3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32.正确对待异性的好感,就要做到(  )

①当对方表达爱慕之情时,要学会拒绝

②以恰当的方式提醒对方,在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

③正确处理相互关系,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④如果对对方有好感,就可以保持交往,甚至亲密一些也无所谓

33.


A. So you must try harder at geography.
B. How did you do?
C. Yes, Dad.
D. I can do it better.
E. My Chinese teacher said my handwriting was good.
F. He said I could do better in math.
G. She said I should go to school.

A: Tom, did you get your report card today ?
B:{#blank#}1{#/blank#} 
A: Why not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_{#blank#}2{#/blank#} .
B: Most of them were OK except math.
A: What did your teacher say?
B:{#blank#}3{#/blank#} 
A: What about your Chinese?
B:_{#blank#}4{#/blank#} 
A: Did your teacher say anything about geography?
B: My geography teacher said I was too lazy, and asked me to be more hard-working.
A:I see{#blank#}5{#/blank#} 


34.二战后,亚非拉的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取得独立。其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