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摘编自《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等
材料二 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晚清至民国,茶馆成为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茶馆是人们消闲、打盹儿的自由天地和评书、杂耍的表演场所,也是说买卖的民间交易所,还是讲道理、断公道的民间公堂。人们在场馆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及摆龙门阵,不分生人、熟人,不管是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民国三十几年,社会不稳,茶馆忌谈政治,墙上往往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1950年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再加上政府通过登记、税收、规章等方式加以限制,成都茶馆逐渐衰落。——摘编自贾玉英《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述评》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酒馆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药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延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欧美等国掀起“中医热”的因素并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药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延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材料二: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在捷克中医中心,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半年以后……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到50%。在俄罗斯,选择中医作为中国元素代表的比例更是高达75%。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世界卫生大会于2019年首次把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欧美等国掀起“中医热”的因素并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单选题- (共14题)
3.
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这一制度的设立
A.凸显了法律建设的专业化水准 |
B.保证了城邦政治决策的公正性 |
C.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 |
D.防止了行政官员对权力的滥用 |
4.
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
B.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重 |
C.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
5.
曾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沃波尔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去职。反对他的人便以“首相”来称呼他,以讽刺他不适当地突出自己,压倒别的同僚,违反了大家所共同遵守的原则。作为首相的沃波尔
A.开始成为英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
B.要求议会对其主导的内阁负责 |
C.最终确立英国的内阁专制制度 |
D.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6.
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 |
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
C.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
D.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
7.
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般妇女讲话非常漂亮,如‘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不接受’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这表明当时
A.国民革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
B.抗战动员提高了民众的觉悟 |
C.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 |
D.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不断扩大 |
8.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如“欧洲电视电影节”、“视听尤里卡计划”、“无疆界欧洲”等,“在联盟内部消除购销及发送接受视听产品中的一切壁垒”。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
A.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
B.消除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
C.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
D.进一步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 |
9.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从苏联引进的156个特大工业项目中,绝大多数是重工业项目,而在60年代前期,中国从西欧、日本引进的设备中,洗涤剂、化学纤维、塑料、化肥等面向市场、面向农业的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尝试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
B.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体制框架 |
C.打破了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 |
D.探索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
10.
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推行的实质
A.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 |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D.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
11.
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地区年份 | 1699—1701 | 1702—1774 | 1804—1806 | 1834—1836 | 1854—1856 |
欧洲 | 83.6 | 45.0 | 37.3 | 36.3 | 28.9 |
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 | 13.3 | 46.9 | 49.4 | 34.7 | 28.1 |
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 | 3.1 | 8.1 | 13.3 | 29.0 | 43.0 |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英国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的地位 |
B.国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尚不激烈 |
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
D.欧洲不再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 |
12.
阅读下表欧洲人口,1700-1800年(百万)
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
| 1700 | 1750 | 1800 |
大不列颠法国哈布斯堡帝国普鲁士俄国西班牙瑞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 9.0 19.0 8.0 2.0 17.5 6.0 1.5 1.8 | 10.5 21.5 18.5 6.0 20.0 9.0 1.7 1.9 | 16.5 28.0 28.0 9.5 37.0 11.0 2.3 2.0 |
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
A.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
B.医疗技术的进步 |
C.国家政策的刺激 |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1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
14.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
15.
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
B.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
C.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
D.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