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693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3/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 “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图表示的是
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
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
3.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D.议会对内阁负责
4.
(08上海历史,A组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5.
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6.
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兴起
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③攻占巴士底狱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7.
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B.系统学习哲学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D.自由选择科目
8.
(题文)上海有一部断代体史书,首创“志”的体裁,经两代人合作完成。这部书是()
A.《史记》B.《三国志》C.《汉书》D.《资治通鉴》
9.
近代西方一位科学家曾说过:“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可能是
A.牛顿B.波义耳C.达尔文D.哥白尼
10.
下图所示是人类历史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以下对这些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第①阶段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
B.第②阶段商品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C.第③阶段大量劳动力聚集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
D.第④阶段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11.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3.选择题(共4题)

12.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确定k的所以可能取值,使得存在t>0,对任意的恒有xI(0,t),恒有|{#mathml#}f(x){#/mathml#}-{#mathml#}g(x){#/mathml#}|<{#mathml#}x2{#/mathml#}.

15.

确定k的所以可能取值,使得存在t>0,对任意的恒有xI(0,t),恒有|{#mathml#}f(x){#/mathml#}-{#mathml#}g(x){#/mathml#}|<{#mathml#}x2{#/mathm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