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
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
3.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
4.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5.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
B.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C.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