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五科联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14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客观原因。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订入中国,而业治种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细而价廉,且成功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率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古》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三:1849年,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950年开始生效……1840一185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体系,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体系
——《剑桥欧洲经济史》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囯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材料四:路易新•道格拉新认为1933年托马斯修正案(注:该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增加联邦储备票据与存款以及美国货币,其总统几乎使美货币量翻了一番)标志者“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剑桥欧洲经济史》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主要背景及其反映的实质问题,并指出该措施对美国贸易发展的作用?

2.单选题(共14题)

2.
如表为罗马《十二铜表法》的法律条文。对上述对应的法律条文解析正确的是

A. 外国人因非本邦人而不得拥有财产所有权
B. 自由人因拥有公民权力而与奴隶地位不同
C. 平民因反对贵族盘剥而利益受到一定保护
D. 平民因非公民身份而不能与贵族阶层通婚
3.
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工业革命的进行使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B.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耍求
C.议会中的议员己经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企图控制议会瓜分世界市场
4.
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议案
B.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C.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D.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致
5.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
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选举陈独秀为党的***,并作出决议:党的任务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土地问题的解决和乡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深入革命,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政策”。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已经摆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
C.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D.对国民革命实践有所总结和反思
7.
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本成因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有绝佳的分析技巧。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A.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阐释
B.对经济危机周期的成功预测
C.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穷途末路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8.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否则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一言论
A.使美苏由战时盟友走向对手B.导致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加强了对西欧的扶持与控制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9.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小农经济的延续
D.农业技术的积累
10.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11.
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B.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12.
分析下列表格数据,其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40年、1860年和1886年中国茶叶销量表(单位:万吨)
时间
总销售量
出口量
内销量
1840年
5.0
1.9
3.1
1860年
13.1
5.51
7.59
1886年
25
13.41
11.59
 
A. 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 近代中国茶叶生产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增强
C. 茶叶贸易在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中比重增加
D. 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13.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迖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14.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革命任务
B.革命领导
C.革命目标
D.革命性质
15.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3.选择题(共1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