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中等四校高一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14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三 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请回答:
(1)“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材料一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5分)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最有力的证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原因。(7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2.单选题(共18题)

3.
历史上,日本占据中国台湾的时间是
A.1895—1945B.1895—1949
C.1937—1945D.1937—1949
4.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5.
《全球通史》指出:“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进行武装起义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7.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反对霸权主义"
8.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①阿尔巴尼亚    ②阿尔及利亚  ③巴基斯坦    ④日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0.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2.
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营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3.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 划分田地
B. 因地制宜
C. 精耕细作
D. 优选种子
15.
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16.
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引发英国价格革命
B.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C.英国棉织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棉布产量大增
D.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17.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18.
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9.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这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
A.人口快速增长
B.电力工业发展最迅速
C.电力工业是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D.工业发展催生了人口调查
20.
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