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3题)
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2.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5.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这一诏书说明当时的清政府
A.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努力清除海外倭寇 |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
6.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
7.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工场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8.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①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9.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0.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封建制度的衰落 |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民主思想影响 |
11.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
13.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1630年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
A.巴黎 |
B.日内瓦 |
C.伦敦 |
D.阿姆斯特丹 |
15.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国家与三者分别对应的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16.
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 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 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 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 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9.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为2:3,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
C.大量人口迁往殖民地 |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
21.
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22.
下图为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有

①轮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②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③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

①轮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②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③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
23.
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A.屯田制 |
B.均田令 |
C.征役制 |
D.雇募制 |
2.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