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4月)教学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44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国务院自1985年3月10日起实施新的《进出口关税条例》和《海关进出口税则》。前者规定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按照国际通行的商品分类目录进行编排,是《关税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1951年,1985年税则的进口税率平均水平下降了近10%,55%的税目降低了税率,比如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料、食品等。对一些我国自主生产已能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新税则适当调高了税率。此外,对绝大多数出口商品都不征出口税,只对30多种商品征收10%—60%的出口税。1985年税则强调关税独立自主,国家主权、利益不受侵犯,关税税率的世界协调。它的颁布是海关税则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尉亚春《中国海关关税税率的变迁(1912—2001)》

(1)根据材料,概括1985年关税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5年关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文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宋元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国力开始超出东亚文化圈,通过启发西方的现代化运动,最后影响到全世界。马可波罗那一代人发现世界最重要的意义是发现中国。他们在中国形象中发现了新观念,发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世俗精神,中国形象成为财富与君权的象征,无论经济维面还是政治维面,都表现出欧洲文化的向往。……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三个阶段,“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在过程上基本相同。……世界文明是由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力量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创造、生成的相互依存的系统,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独自的发明创造,也不可能为西方所独享。

——摘编自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构建》

材料中蕴含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诸多信息,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之成理。)

3.单选题(共7题)

3.
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留下许多的演说词。这些演说词都按一定的修辞程式组织,结构匀称,词汇丰富、句法讲究,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对于鼓动听众很有效果。西塞罗演说词的这些特征是古罗马
A.共和政制的产物
B.民主政治虚伪性的体现
C.愚民政策的体现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4.
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该事件促成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清政府迅速垮台
C.革命领导阶级变化
D.抗日战争的兴起
5.
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
A.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了分歧
D.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
6.
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
A.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B.市镇发展威胁到中央
C.经济发展水平趋同
D.市镇的军事功能凸显
7.
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啤酒法》,解除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大量啤酒馆涌现,民众中不道德行为、贫穷和堕落惊人增长;1879年,议会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英国
A.自由主义内涵的渐变
B.立法为经济利益服务
C.工业化推动议会改革
D.中央与地方权力较量
8.
1916年出生的山东边缘知识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展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B.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
C.中国参加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
D.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
9.
万历年间郎世宁(意大利人)的绘画上,有意削弱了明暗对比等西方元素,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从而使色调更加柔和,使画面中人物的脸和手亮起来。这一做法的意在
A.对中西绘画方法进行融合
B.适应清朝文化专制的需要
C.促进中国绘画技术的进步
D.减轻西画东传进程的阻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