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贫易战争》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医药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观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巫术。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辫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学教育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一:中国医药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观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巫术。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辫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学教育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鸦片战争后,西医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教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国驻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教会组织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教会医院在中国保持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校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教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责,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局面被打破,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激进人士推崇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摘编自傅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
(历史选修I:历史土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在院系、专业设置方面,较偏重人文学科。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195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
通过院系调整,综合大学数量从1949年的49所下降为1953年的14所,专门院校增加50余所;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49年的3万余人增加至8万余人。理工类院校比例大幅提高,门类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为基础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推崇“专才教育”,批判“通才教育”,使高等人才的培养走进“误区”;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材料: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在院系、专业设置方面,较偏重人文学科。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195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
通过院系调整,综合大学数量从1949年的49所下降为1953年的14所,专门院校增加50余所;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49年的3万余人增加至8万余人。理工类院校比例大幅提高,门类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为基础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推崇“专才教育”,批判“通才教育”,使高等人才的培养走进“误区”;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摘编自郑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交战国都是统治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列强,非洲殖民地几乎都参加了战争。为了支持战争,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100多万非洲士兵直接参与军事作战,殖民列强鼓励身着制服的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而在此之前,因为肤色,这些“白人”的生命还被看成是神圣的。不仅男人,女人和孩子也被当成搬运工为军队服务。最终,大约15万非洲士兵和搬运工人失去生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统治,战争期间及战后,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港口、公路、铁路、电缆等。
但是,殖民者对非洲的拉制和掠夺,使很多非洲人倍感失望,他们对战争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回报。在一些被称为“新精英”的知识分子中,非洲认同和民族性的观念产生了。这种思想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洲民族主义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非洲殖民地产生的影响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交战国都是统治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列强,非洲殖民地几乎都参加了战争。为了支持战争,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100多万非洲士兵直接参与军事作战,殖民列强鼓励身着制服的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而在此之前,因为肤色,这些“白人”的生命还被看成是神圣的。不仅男人,女人和孩子也被当成搬运工为军队服务。最终,大约15万非洲士兵和搬运工人失去生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统治,战争期间及战后,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港口、公路、铁路、电缆等。
但是,殖民者对非洲的拉制和掠夺,使很多非洲人倍感失望,他们对战争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回报。在一些被称为“新精英”的知识分子中,非洲认同和民族性的观念产生了。这种思想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洲民族主义运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殖民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休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非洲殖民地产生的影响
5.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吉州庐陵人。一生以抗元复国为己任,矢志报国,坚决反对和议。兵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以高官厚禄相许。一再劝降,他不为所动,而以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训,作《正气歌》,激励自己。在燕(元大都)三年,终不屈服,临刑从容不迫,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文天祥针对当时“尊卑阔绝,礼节繁多”的现象,主张“简文法以立事”;针对宋初革除藩镇,强干弱枝,中原失守的状况,主张“仿方镇以建守”;针对宋朝选人专守资格,论资排辈,造成国家之忧的局面,主张“破格以用人”。他还主张从幼学开始,端正身行,淳厚士风,为国家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天样受后世尊崇的原因。
材料: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吉州庐陵人。一生以抗元复国为己任,矢志报国,坚决反对和议。兵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以高官厚禄相许。一再劝降,他不为所动,而以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训,作《正气歌》,激励自己。在燕(元大都)三年,终不屈服,临刑从容不迫,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文天祥针对当时“尊卑阔绝,礼节繁多”的现象,主张“简文法以立事”;针对宋初革除藩镇,强干弱枝,中原失守的状况,主张“仿方镇以建守”;针对宋朝选人专守资格,论资排辈,造成国家之忧的局面,主张“破格以用人”。他还主张从幼学开始,端正身行,淳厚士风,为国家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摘编自姜国柱《文天祥其人及其军事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天祥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天样受后世尊崇的原因。
3.单选题- (共11题)
6.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
A.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 |
B.有一定的阶级性 |
C.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 |
D.成为内乱的根源 |
7.
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
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
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
8.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
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 |
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 |
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 |
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 |
9.
1919年11月,李大钊发文评价五四运动,称其“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
A.追求正义自由的理想 |
B.具有苏俄革命的模式 |
C.爱国牺牲的责任意识 |
D.兼具社会革命的意义 |
10.
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经告诫国会“美国必须大规模地,而且可能不断扩大规模为中国政府的军事努力承担费用,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承担费用。”这反映了
A.中共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
B.美国将退出其在远东的势力 |
C.国民政府无力维系其统治 |
D.民族战争即将迎来最终胜利 |
11.
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
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 |
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 |
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
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 |
12.
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经济
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
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
13.
1544年,英国商人威廉·彻斯特与其他商人一起开创了英国的炼糖业;同一时期,商人托马斯·奥弗曼大量投资制皂业,后来成为伦敦最大的制皂业主。这说明近代英国商人
A.热衷于投资新兴的行业 |
B.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 |
C.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 |
D.具有商人和生产者双重身份 |
14.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A.联邦德国先进的技术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
C.国有企业自身的反省 |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