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3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8

1.论述题(共1题)

1.
现代化下的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提供了范例。可以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一个开放体制的资产阶级政府。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英国较其他地区或国家更早地出现了“工业化的社会环境”,这是使它率先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材料三: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做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问题:
(1)17,18世纪,英国是怎样在政治、经济、思想、为世界提供范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适合“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和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海权意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依照“薄厚往”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明清时期)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人。严酷的现实给大清国带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魏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还出现了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甚至一度建成一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

——摘编自《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海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的具体表现。
3.
戊戌变法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高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总结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维新派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

——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材料二:下图表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问题: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维新派“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的原因。
(2)整理并叙述材料二中获得的信息。

3.单选题(共23题)

4.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罗马万民法
B.埃及习惯法
C.罗马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5.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 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
B. 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
C. 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6.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兼容的特殊国家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7.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所有人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
9.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 总统
B. 议会
C. 内阁
D. 法院
10.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已否定
B.为适应和应对西方列强
C.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表现
D.有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
11.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 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12.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13.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15.
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壖杂志》记载:“近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1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发展与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18.
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 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 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 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19.
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写道:“……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能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材料说明代议制民主
A.对君主制度予以否定和代替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C.使政府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健全完善
20.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该材料实质上
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B.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
C.赞誉卢梭个人才华和他的影响
D.说明卢梭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
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类似的是
A.相对论
B.“中体西用”论
C.进化论
D.资本论
22.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
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针砭社会时弊
C.注重经典考据
D.学习西方文化
23.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继昌隆机器厂
24.
下表内容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关,史实的陈述和推论表述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B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C
国家权利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
D
日本明治维新把“强兵”作为改革重心
为后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伏笔
 
A.A
B.B
C.C
D.D
25.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法律文献是( )
A.《万民法》B.《1787年宪法》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
26.
下图反映世界古代五大区域的文明,其中,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的是在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选择题(共3题)

27.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   )
28.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友善已渗透到了我们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之中。下列语句体现了这一美德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29.

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