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四: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令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4)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材料四: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令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4)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单选题- (共28题)
2.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4.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清末新政 |
5.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6.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 |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
7.
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等级观念的影响 |
B.社会管理的需求 |
C.征收赋税的需要 |
D.城市经济的发展 |
9.
2015年,面对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
10.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
12.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
B.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
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
D.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
15.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
B.增强了鲁国的国力 |
C.开中国税制改革之先河 |
D.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16.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17.
“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
C.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19.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
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
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 |
21.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
22.
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促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
A.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办厂 |
B.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
23.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 棉布进口 | 麦粉进口 | 钢铁进口 | 机器进口 | 生铁产量 |
下降38% | 下降20% | 下降15% | 增加20% | 增加20% | 增加30% |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
24.
“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种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逐步解 |
B.洋务运动达到高潮 |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
25.
如果我们把树苗比喻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那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的“夏天”,树苗所呈现的状态应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26.
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122.74亿元,比1927年的60.1亿元增加了83.2%。纺织业1927年织布机为29788台,至1936年织布机数为52603台,增长76.6%。全国棉布产量1934年为2800多万匹,1937年增至8500多万匹。以上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B.民族危机下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
C.民族工业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提高产品质量 |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27.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28.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
29.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 | 棉布进口 | 麦粉进口 | 钢铁进口 | 机器进口 | 生铁产量 |
下降38% | 下降20% | 下降15% | 增加20% | 增加20% | 增加30% |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
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
3.选择题- (共2题)
30.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