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德国学者哈耶克说:“从长远来看,人类的事务是受思想力量指引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因此,“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概括“尊君传统”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指出该传统在思政治实践方面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其对后世制度演变的影响。
近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中,不断嬗变更新。某班同学以此为主题搜集了三段材料:
①张之洞《劝学篇》: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经文,而必先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决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弛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②郑观应《盛世危言》: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③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演讲: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2)请任意选择其中的两段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并结合史实说明其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贡献。

(3)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自由主义能够大行其道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前期自由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影响。
1978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这开启了一个长达l/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有学者指出:“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效,都是在邓小平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4)结合所学概括两次思想解放讨论的主题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因此,“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概括“尊君传统”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指出该传统在思政治实践方面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其对后世制度演变的影响。
近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中,不断嬗变更新。某班同学以此为主题搜集了三段材料:
①张之洞《劝学篇》: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经文,而必先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决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弛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②郑观应《盛世危言》: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③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演讲: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2)请任意选择其中的两段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并结合史实说明其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贡献。

(3)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自由主义能够大行其道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前期自由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影响。
1978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这开启了一个长达l/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有学者指出:“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效,都是在邓小平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4)结合所学概括两次思想解放讨论的主题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 (共4题)
3.
17、18世纪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大发展时期。回答问题。
【小题1】有学者指出:“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此时“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主要归功于
【小题2】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近代欧美历史上最早确立代议制的法律文件是
【小题1】有学者指出:“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此时“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主要归功于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1787年宪法 | D.《人权宣言》 |
4.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答问题。
【小题1】1892年1月18日《申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是
【小题2】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与扩展,这主要体现在
【小题3】某搏物馆展出了民国初期的三张火柴商标,商标中的文字分别是:“振兴国货,挽回利权”、“还我河山”、“中国兴”。下列阐释与图6这组商标内容最为贴切的是

【小题1】1892年1月18日《申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是
A.外国商品物美价廉 | B.洋务运动初见成效 |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 D.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
A.反对尊孔读经 |
B.宣传“民主”“科学” |
C.倡导“兼容并包” |
D.鼓吹“文学革命” |

A.表明民众爱国意识的觉醒 | B.显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反映了实业救国的历史潮流 |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

【小题2】唐朝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小题3】“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这句话应出自
【小题1】图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

A.井田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A.秦始皇统一全国 | B.丝绸之路的繁荣 |
C.佛教的迅速传播 |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A.朱熹 | B.陆九渊 | C.王阳明 | D.李贽 |
6.
20世纪的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回答问题。
【小题1】有学者指出:“土耳其自革命以来,既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摆脱宗教影响的共和国,也是中东地区最为安定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凯末尔
【小题2】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小题1】有学者指出:“土耳其自革命以来,既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摆脱宗教影响的共和国,也是中东地区最为安定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凯末尔
A.签订《洛桑条约》 | B.创建人民共和党 |
C.发起“帽子革命” | D.实行民主化改革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提出杜鲁门主义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建立“北约”组织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