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说:“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兴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2.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革命的成就。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 每周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型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革命的成就。
2.单选题- (共22题)
3.
罗马法规定:确定或解决某些法律关系要以住所为标准……住所受法律的保护,侵犯住所的要受法律制裁。这说明罗马法
A.罗马法在扩张中得到逐步完善 |
B.专门立法保护公民的住所 |
C.重视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
D.以住所作为担任要职的依据 |
4.
《货币》一书载:在英国黄金博物馆中你们可以看到一个国王手上拿着一个金蛋。相应的谚语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这体现出英国
A.实行君主立宪的政体 |
B.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
C.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
D.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
5.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平津战役 |
D.淞沪会战 |
6.
《全球通史》中记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四月提纲》 |
D.十月革命 |
7.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此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A.冷战结束 |
B.美苏冷战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越南战争 |
10.
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这主要表明
A.南宋时对外贸易发达 |
B.朝贡贸易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
C.福建是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
D.对外贸易海船事故频发 |
11.
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迫使很多人出外经商。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
A.商品经济向农村拓展 |
B.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 |
C.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 |
D.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 |
12.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文明世界领先形成的民族优越感 |
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
C.小农经济造成的自大心态 |
D.闭关锁国状态下形成的排外心理 |
15.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
16.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17.
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18.
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 B.海禁加剧了寇患 |
C.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
19.
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
A.荷兰以商业立国 |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
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
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21.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工业革命是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是基本手段 |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C.为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
D.以欧亚国家为主导,进一步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
22.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
B.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
C.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
D.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