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材料一:“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有史料和史料解释。材料一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民主”认识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任何人”具体指何种人?
(4)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并谈谈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1740年的中国正值清朝光绪帝统治时期,西方诸国则在工业技术、组织管理及军事力量上的迅速发展,与18 世纪时的欧洲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势必引起中国与外界关系的重大变化。这场中英战争的导火索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遭到拒绝后发动了一场“鸦片战争”,所以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商业战争。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如果鸦片在晚清时的中国不畅销,那么“鸦片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这场战争最终以船坚炮利的英军获胜而告终,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1)找出文中四处史实错误,并加以改正。(2)找出文中一处逻辑性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3)找出文中一处错误的观点,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16世纪西班牙版画,标题文字为“征服者之光”。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在《资本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哥伦布的探险动机是什么?从材料二看,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还有怎样的目的?(2)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早期的探险活动的?
(3)就研究新航路开辟的目的而言,上述哪则材料更具价值?说明判断理由。
(4)就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言,上述哪则材料更具价值?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一: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分别要解决什么社会矛盾?
(2)归纳材料三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是如何体现的?
(3)概述三次改革的作用,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4题)
人们日常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汽车燃烧的汽油和做饭燃烧的天然气等均为化石燃料产品。化石燃料属(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blank#}1{#/blank#} 能源。
雨后晴天的空气清新洁净,此时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blank#}2{#/blank#} 。
下列着火的应急处理不合理的是(填序号){#blank#}3{#/blank#} 。①实验室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②油在炒菜锅内因温度过高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灭火;③电器着火时,立即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借助东风火烧了曹营的木船而大败曹军。根据图
可知,曹营的木船是可燃物,该燃烧还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
①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②{#blank#}1{#/blank#};你给曹军的灭火建议及所依据的原理是:{#blank#}2{#/blank#}.
3.单选题- (共16题)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1950年中苏会谈 |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
C.1955年万隆会议 |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
A.英国 | B.苏联 |
C.日本 | D.德国 |

A.不断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成为海上强盗 |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
D.环境污染严重,藉以引起对环境问题重视 |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A.批判李鸿章卖国投降可耻行径 | B.要求资产阶级维新派掌握政权 |
C.要求光绪帝罢免李鸿章的官职 | D.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主张 |
A.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 D.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
B.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
C.北约组织 |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选择题:(14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