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A卷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12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明清农耕经济发展(美洲作物传入)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的传人对中国明清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2.单选题(共26题)

3.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4.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发明缂丝技术
B.开始养蚕缫丝
C.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6.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中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7.
用焦炭冶铁始于
A.汉代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8.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9.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政府这样做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助长了土地兼并现象
D.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10.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也。”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奖励农耕
D.商鞅变法
11.
王安石在关于风俗的论议中谈到:“……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造成当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均田制的实施
C.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D.“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12.
根据下列图表判断以下论断错误的是
A.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呈下降趋势,江淮地区人口呈上升趋势
B.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表中变化有密切关系
D.到明朝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13.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4.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
15.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16.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17.
关于中国古代的纸币“交子”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
B.其出现完全取代了其它的货币
C.交子最初由北宋政府发行的
D.其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8.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19.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20.
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21.
下列关于早期殖民侵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②手段是赤裸裸的抢劫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全面肯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22.
早期殖民扩张中,占领台湾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3.
某同学在收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有关“新航路开辟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引发了“商业革命”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4.
荷兰崛起在
A.16世纪
B.18世纪
C.17世纪
D.15世纪
25.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6.
推动所有欧洲人进行远洋航海,开辟新航路的动力因素有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商业危机
③传播天主教
④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27.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塞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28.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3.选择题(共3题)

29.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这些是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它们共同反映了(   )

30.

制定我们国家日常生活所用温度标准的科学家是(  )

31.

制定我们国家日常生活所用温度标准的科学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