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11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海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对外开放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泉州市舶之利,成为南宋王朝重要财政收入,以往那种“厚往薄来”“以示绥怀”的观念,企图通过对外贸易宣示天朝声威的虚骄,有所转变,转向讲求实际的经济效益。……宋元二年(公元1087年)泉州市舶司的建立,标志着福建海外贸易发展到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东从朝鲜半岛、日本,南至南洋群岛,西到阿拉伯及东非海岸,都与福建建立了经贸关系。……外贸出口的商品以瓷器为主,还有丝棉纺织品、铁锅、铜盘、糖、茶叶及其他日用品。进口的货物达400余种,主要有香料、药物、宝货、纺织品、食品、杂货等。
——《福建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马尼拉(今菲律宾首都)返回的福建商船,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购买福建商船携往的生丝及其他货物。
——《福建古代经济史·第四篇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福建经济》
材料三 厦门开埠初期的进口贸易(单位:万英镑)
年份(年)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英国进口值
8.065
14.749 4
16.793 5
17.975 8
8.275 5
其他国进口值
-
4.782 9
7.843 1
7.597 6
10.134 1
 
广州、厦门口岸由英国装载的主要出口货值(1843-1847年 单位:元)
年份(年)
1843-1844
1845
1846
1847
广州
17 925 360
20 734 018
15 378 560
15 721 940
厦门
58
209
71 439
38 938
 
——《近代厦门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福建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厦门开埠初期海外贸易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单选题(共14题)

2.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
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日常交往C.艺术审美D.政治活动
4.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5.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6.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B.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7.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8.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9.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枯、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0.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11.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12.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户籍还有军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3.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14.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3.选择题(共9题)

16.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7.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18.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19.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0,an+2=an+1﹣an(n≥1),则a2017={#blank#}1{#/blank#}.
20.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1.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2.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已知b1=a1,b2=2,q=d,S10=100.
23.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已知b1=a1,b2=2,q=d,S10=100.
24.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