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佛山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 1次适应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1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9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13所国立大学、5所学院和9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20所私立大学和33所私立学院中,1934年和1935年有32所获得了资助,1936年有40所获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4~5倍的增长。到1937年,有2042所中学,1211所师范和370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545207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3.单选题(共7题)

4.
苏格拉底因批评传统信仰中不协调的东西而获罪,在法庭上他耻于向陪审团乞怜,甚至拒绝按惯例让自已的子女、亲友当庭哭诉以博得同情,而是居高临下,据理力争,这就使得陪审团难以采取变通做法。最终陪审团以过半票的结果宣布其死刑。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司法程序遵循了民主原则
B.辩才不能影响陪审团的决定
C.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D.公民缺乏演讲技巧的能力
5.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于是,英国
A.发生了“光荣革命”
B.颁布了《权利法案》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
6.
下表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份比例的情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项目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地主
中小商人
1933年
13%
11%
76%
0%
0%
1938年
14%
16%
48%
12%
10%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C.中共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D.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
7.
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的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头等白洋布

93
6.95
二等白洋布

53
6.95
本色洋布

20.74
5.56
斜纹

14.92
5.56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8.
以下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
时期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前半期
17世纪后半期
18世纪前半期
18世纪后半期
19世纪前半期
每公斤白银所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
75.11
46.44
31.07
31.78
27.37
15.92
12.30
 
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
A.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B.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C.“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D.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9.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
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