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20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一直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歌。阅读材料一到四,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2分)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
材料三: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3)“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8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4分)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2分)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
材料三: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3)“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8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4分)
2.单选题- (共5题)
2.
史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庚子、辛丑以后,国家危机日益暴露,而满洲
部族之意识日益鲜明。”这主要表现为清政府 ( )
部族之意识日益鲜明。”这主要表现为清政府 ( )
A.实行“新政” | B.实行“预备立宪” | C.罢黜袁世凯 | D.镇压革命派 |
3.
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提出“在下列三条件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该宣言()
A.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已开始了转变 |
B.表明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已基本形成 |
C.导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出台 |
D.促使国民党对中共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
4.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1912年12月孙中山把“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铁路国有”和“教育普及”列为民
生主义的四大纲。他认为,只要实行这四大纲,“我中华民国之国家就一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的这种认识 ( )
生主义的四大纲。他认为,只要实行这四大纲,“我中华民国之国家就一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的这种认识 ( )
A.说明了他已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B.表达了他希望中国富强的迫切愿望 |
C.反映了他对中国当时的政局心灰意冷 |
D.印证了当时中国实行民生主义的良好内外环境 |
6.
《左传》记载公元前493年晋国卿大夫赵鞅在某次战前宣布的誓词:“克敌者,上大
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赵鞅的这一政策 ( )
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赵鞅的这一政策 ( )
A.遭到了人民普遍反对 | B.导致了战役的失利 |
C.开创了郡县制度 | D.加速了封建制形成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