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11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今则西戎以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烦,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三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如果范仲淹改革,“先国家之常行,后庸人之重害”“势必民渐”,也许能够成功。
《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扩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
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互相推崇,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指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三观点及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自由观”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康德的“自由观”。

2.单选题(共18题)

3.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这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
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
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4.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D.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5.
古罗马的第 一部公民法规定: 父亲有权监禁和鞭打儿子,把儿子当作囚犯,甚至有权处死儿子。而罗马法完善时期(中世纪)的法典又强调: 父权应该是仁慈的而不是残暴的。罗马法条文的变化说明
A.古罗马父权制崇尚暴力B.罗马帝国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基督教发展丰富了罗马法D.自然法精神得到彰显
6.
罗马法中规定:“不知道有埋藏物的人,虽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埋藏物。即使他知道有埋藏物,也不能通过长期占有时效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法律维护公民权力平等
B. 严格限制土地兼并发生
C. 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财产
D. 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7.
1815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A.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的矛盾
B.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
C.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 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 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 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 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9.
德国天主教会和南部、西南部小邦不满宪法赋予信奉新教的普鲁士的统治地位,要求更多权利。但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的支持下加强了对天主教会的控制。这说明
A. 德意志宗教改革逐渐开始
B. 普鲁士专制引发社会动乱
C. 德国维护新政体任重道远
D. 自由资本主义居统治地位
10.
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
A. 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B. 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
C. 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
D. 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1.
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受到民众的欢迎。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意识相对淡薄
B. 宪政基础初步确立
C. 仍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D. 君主专制影响深远
12.
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 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 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 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 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13.
“这既是第二帝国倾覆后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更是对大革命以来立宪经验教训系统总结的产物。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多次立宪尝试的失败后,终于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中找到一条走出悖论、达致目标的正确通道”。材料评价的法律文献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法国1875年宪法
D. 美国1787年宪法
14.
1865年美国非洲裔第一次参加林肯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的游行;1917年妇女第一次参加威尔逊总统就职典礼的游行;1963年第一次由一名女法官主持约翰逊总统宣誓仪式;1981年里根总统就职典礼电视转播第一次为有听力障碍者提供闭路字幕。这些“第一次”折射出美国
A. 民主制度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B. 总统就职宣誓仪式能与时俱进
C. 妇女的政治地位在不断提高     D. 总统就职典礼缺少统一的仪式
15.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
A. 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 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C. 英国的议会选举弊端丛生 D. 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16.
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这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A.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
B.启蒙思想不够充分
C.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D.容克贵族势力强大
17.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18.
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
A. 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B. 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 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19.
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
A. 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 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
C. 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
D. 此时***已经离开领导岗位
20.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D.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3.选择题(共3题)

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2.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小河边游玩时发现:沙滩上的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23.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小河边游玩时发现:沙滩上的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