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民乐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10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9

1.单选题(共8题)

1.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
(2008年四川文综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重新划分报据地的阶级成份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3.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4.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张骞“凿空”B.卫青远征
C.昭君出塞D.甘英出使
5.
19世纪晚期,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B.***思想C.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
7.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8.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是指( )
A.全面引进西方文化B.用西方文化改造本国封建文化
C.引进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D.提倡武士道精神,振兴民族文化

2.选择题(共3题)

9.经过6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调整,我国产业层次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关系趋向合理。1952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1%、20.8%、28.2%,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6%、46.8%和42.6%,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
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0.经过6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调整,我国产业层次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关系趋向合理。1952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1%、20.8%、28.2%,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6%、46.8%和42.6%,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
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1.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