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0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12/1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1876年费城博览会和1889年巴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注:“万国博览会”是世博会的前称。)
问题: 
(1)1876年费城博览会和1889年巴黎博览会的主办国为什么分别选择这两年举办万国博览会?请你举出两个历史事件和它们的特殊意义,分别作为这种选择的理由。
(2)1851年,英国主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造成这种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3)2010年的世博会已拉下帷幕。请列举三项上海承办世博会的有利条件。
2.
(12分)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
——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中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而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3)据材料三,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认识(2分),他们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1分)
(4)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你认为我们今天对待外来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1分)
3.
“维新旧梦已成烟,谁识当年场上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

——《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五: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六: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七: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英)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问题:
(1)材料一中“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
(2)归纳上述材料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有哪些不同角度的认识。
(3)根据上述材料,评述“是什么断送了戊戌变法”。
4.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二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被社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不得有其他差别。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四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3分)
(2)根据材料二,《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1分)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颁布《人权宣言》的经济原因,(1分)并推断《人权宣言》批判的对象。(1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分)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1分)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分)

2.单选题(共14题)

5.
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
6.
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7.
1999年美国纽约市政府把竖立林则徐铜像的华埠中心命名为“林则徐广场”。林则徐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他
A.严禁鸦片,是世界禁毒反毒先驱B.加强海防,提出建立近代海军主张
C.学习西方,提高欧美的国际地位D.抗击英军,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8.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9.
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国家是“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A. 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 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10.
关于下图中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的国家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1.
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之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
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
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
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
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13.
与科举制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所办的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14.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解释,下列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C.人生活在世界上,处世要有理智
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作出自己的判断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16.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反抗外来侵略
17.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族。”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
18.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3.选择题(共10题)

19.牛顿的最辉煌成就是(  )

20.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虽然并不完全。”“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是指达尔文(  )  

21.2017年1月23日,临沂城区BRT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该线路共设14对站点(其中北京路站到天津路站面水平,间距为0.8km),配备的专用公交车部分参数如下表.某次运营中,满载的BRT专用公交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从北京路站到天津路站用时1min20s,此过程中车轮受到的滚动阻力为车辆所受总阻力的20%(g取10N/kg)

满载总质量

28000kg

发动机额定功率

280kW

轮胎总数

10个

单轮触地面积

500cm2

22.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

23.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

24.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则每个角是(   )。

25.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则每个角是(   )。

26.《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乐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27.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28.下列关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