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0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1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他主张以“修已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材料二考证学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顶峰,它完全主导了中国的学术界。……清代学者对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重新作了评估和整理,但没有建立什么新的思想成分,或者说没有创立什么重要的哲学学派。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勤勉尽心的解释者和整理者,但不是创造性的建设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6版
材料三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四泰西自十五世纪文学复兴以后,学者犹不免涉于诡辩,陷于空想。自倍根(注:弗兰西斯·培根)兴而始一矫之。有明末叶,正中国之诡辩空想之时代也。及时之亡,顾、黄、王、颜、刘诸子,倡实践实用之学。得其大者,(乾嘉)…诸君,同时蔚起,各明其一体。其时代与倍根同,其学统组织之变更,亦颇相类。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五李鸿章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
——苑书义《李鸿章传》
(1)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清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三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的特征(6分),它们在思想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阻力是什么?(4分)
(2)材料三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2分)简述其背景。(8分)
(3)梁启超曾总结清朝中期的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对梁的观点进行评述。(6分)
(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五,说明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新发展?(6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影响是什么(5分)

2.单选题(共25题)

2.
如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3.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道等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教义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
下图展示了近代西方人的一幅漫画,图中八个各色装束的人用各种武器在殴打教训一位老人,此漫画出现的背景为()
A.西方列强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B.中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抵制日货斗争
C.清政府外务部对列强宣战
D.帝国主义列强放弃瓜分中国梦想
5.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 个体分工
B. 社会制度
C. 生产能力
D. 劳动力短缺
6.
1974 年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5米,高2.9米的石像。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7.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8.
面对近年来在新疆出现的以热比娅为首的“东突”分裂势力,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有关新疆在西汉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掌握了铸铁技术、井渠法,修筑坎儿井
B.始终处于中央的控制之下
C.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管辖新疆一带
D.处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发达
9.
目前所知,西红柿又名番茄、番柿、洋柿子等,中国最早记载西红柿的书籍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有人据此得出西红柿原产于美洲,其最主要依据是()
A.茄、柿/ 明朝中后期B.番、洋/ 明朝中后期
C.茄、柿/ 中国最早D.番、洋/中国最早
10.
“君到姑苏(苏州)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我们不能从这首唐诗中提取的信息是()
A.唐朝时苏州已有了夜市
B.唐朝时苏州已成为繁华的城市
C.唐朝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景象在唐朝时已出现
11.
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2002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
B.《汉书》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C.1993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一书
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
12.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13.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的是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的是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则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素有“三寸金莲”美誉的小绣花鞋。这一比较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人迎合西方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嗜好
B.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手工业品
C.中国还没有真正跨过近代科学的门槛
D.中国生产工艺落后
14.
19 世纪40 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人内地”,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
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
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15.
《东瀛识略》记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成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旺盛B.福建山区较适宜茶叶的种植
C.种茶、制茶获利较为丰厚D.国内的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16.
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在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成为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
17.
《古今图书集成》载:“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水碓”主要应用于()
A.农田灌溉B.水运交通
C.水稻种植D.谷物加工
18.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 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 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   )
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19.
在1902年的浙江乡试中,有考生即堂“演说自由民权各种新理,环而听者如蜂屯蚁聚,儿将堂前栅栏挤倒。”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科举取士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B.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正统思想地位
20.
梁启超曾指出,传统中国“汉民族对于国内他族”的种族民族主义是一种“小民族主义”,他提倡的则是“合本部属部之诸族对于国外之诸族”的“大民族主义”,其这样说的目的是()
A.激发中华民族意识,挽救民族危亡B.驳斥狭隘的大汉族主义
C.反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D.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21.
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A.计亩征银,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2.
唐太宗敕命孔颖达总结魏晋以来儒经注疏的宗派岐说,撰成《五经正义》一书;赦命颜师古考定五经文字,撰成《五经定本》一书。书成之后唐太宗颁行天下,令学者肄学习。唐太宗此举的根本意图是()
A.加强思想统一B.推动儒学发展
C.倡导学术自由D.独尊儒术,罢黜佛道
23.
康熙皇帝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丰富知识的帝王,常常手握《资治通鉴》不辍。他于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大规模地编修《明史》。但由于修史时“天威咫尺,临之在上”,于是《明史》隐讳颇多。《明史》隐讳颇多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修《春秋》“为贤者讳”的影响
B.八股取士使史学家成为驯服的工具
C.大兴“文字狱”造成的高压气氛
D.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以缓和民族矛盾
24.
在中国传统信函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礼貌用语。称呼对方的母亲的用词是()
A.令尊B.家严C.家慈D.令堂
25.
中国古代“正史”指官修的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下列属于正史范畴的历史典籍是()
A.《春秋》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通俗演义》
26.
“尊号”是中国古代为封建君王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含有对君主事迹的评定。在以下古代帝王的尊号中可以包含“肇纪立极”的是()
A.朱元璋B.朱棣
C.皇太极D.顺治帝福临

3.选择题(共17题)

27.

过去人们买粮用粮票,买布用(   )。


28.

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时,我会(  )。

29.

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时,我会(  )。

30.

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时,我会(  )。

31.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效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32.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效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33.

过去人们收割水稻用{#blank#}1{#/blank#} ,现在人们收割水稻用{#blank#}2{#/blank#} 。

34.

过去人们收割水稻用{#blank#}1{#/blank#} ,现在人们收割水稻用{#blank#}2{#/blank#} 。

35.

现在家乡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旁安上了            ,把黑夜照亮了。(   )


36.

现在家乡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旁安上了            ,把黑夜照亮了。(   )


37.

现在家乡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旁安上了            ,把黑夜照亮了。(   )


38.

{#blank#}1{#/blank#}是指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科学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的运动项目。

39.

老师夸小丽乐于助人,我要向她学习。 (   )

40.

我没有不足的地方,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    )

41.

我没有不足的地方,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    )

42.

家乡新建了旅游景点{#blank#}1{#/blank#},景色十分美丽。

43.

过去的生活很苦,饮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