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卷(文综)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04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5/6

1.单选题(共8题)

1.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彼愿公于世,亦禀准遵行,免生别弊。”对以上《资政新篇》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意图
B.这种观点的提出借鉴了洋务运动的主张
C.对当时中国社会进步起到很大实效作用
D.是对工业革命成果的一种效仿
2.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阵地战的方针
3.
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由此产生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历史上,英国的法令曾经规定,对于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受鞭打,第二次被捕要割去一只耳朵,第三次被捕要判处死刑。从 1509年到1547年,被处死的流浪人有72000人。这一法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把大量自耕农束缚在土地上B.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力
C.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武装起义D.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往海外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艺术领域也多其受影响而大放异彩,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云冈石窟B.顾恺之的绘画C.《天竺乐》的传入D.建安文学
6.
1866年奕訢新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绝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訢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下列关于奕訢这一观点评价最恰当的是
A.体现了西学中源思想
B.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应对当时的边疆新危机
C.正确分析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
D.体现了他减少阻力,从根源上改革清政府的意图
7.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以上材料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对其评价不恰当的是
A.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和节省军费开支B.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
C.战斗力提高,有利于以后联辽灭金D.促进军队的纪律改进
8.
1871年12月23日,岩仓使节团从横滨出发,进行了历时1年零10个月的欧美之行。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对使节团出使欧美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识到大力发展工业的重要性B.有利于日本政府推进植产兴业
C.有利于推翻幕府统治,发展资本主义D.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2.选择题(共5题)

9.李刚同学在操场上活动时发现,从远处看教室的窗户,有的明亮刺眼,有的却黑漆漆的,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
10.请用多种方法计算如下图所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是(至少用两种方法)

11.请用多种方法计算如下图所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是(至少用两种方法)

12.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3.今年“六•一”儿童节,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某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