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10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进一步剥夺本国民众的基本权利,还包括焚诗书、禁游学诸文化政策,......扩张国土和增固君主的权力,而西方古代社会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的改革内涵,在战国变法中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子。

引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阅读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变法和古代西方改革的内涵有何不同?并结合材料概括出战国时期变法的相应措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索伦改革的原则,并举出两点“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的差距”的史实。

2.单选题(共10题)

2.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3.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提倡古典文化
B.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C.反对天主教会
D.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4.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5.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6.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7.
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平民化
B.贵族化
C.神秘化
D.宗教化
8.
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
②唐诗
③宋词
④元曲
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用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文学领域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11.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3.选择题(共2题)

1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班召开了“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的主题班会,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60字左右)

13.画一个宽是2厘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