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9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2.单选题(共14题)

2.
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民主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3.
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4.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这段话意在说明
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B.雅典公民具有自由平等精神
C.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5.
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
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
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
6.
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 B. 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
C. 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 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7.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 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8.
据载,“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唐律定为徙罪,明律改为杖罪,明中叶之后实际流于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法律的调节作用日趋弱化
C.国家对人身控制的不断加强
D.个性解放思潮的逐步发展
9.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10.
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C.以农促商的理念
D.“工商皆本”的主张
11.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侨寇残余势力
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采取富民政策
12.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3.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14.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
A.劳动力过剩
B.轻视科技发明
C.雇佣制广泛存在
D.文化需求低迷
15.
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己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在以总结经验、搜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影响尚不明显,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本上使古代中国科学的落后
B.儒家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中国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D.民族心理扼杀了创新动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