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1)根据材料一简述日本“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在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中“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配置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日本“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在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中“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配置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小题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小题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3.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 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8分)
(2)材料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对的?请说明原因。(7分)
材料一 (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 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8分)
(2)材料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对的?请说明原因。(7分)
2.单选题- (共8题)
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上新酒,还不至于引起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 |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掩饰下的皇帝专制 |
5.
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
7.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度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度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土地要求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
亲历过大革命风暴的法国作家与思想家贡斯当认为,标榜纯真自由的卢梭政治学说“是对所有类型的专制政治最可怕的支持”“为多种类型的暴政提供了致命的借口”。这主要是因为卢梭特别强调
A.权利平等 | B.开明专制 |
C.公共意志 | D.三权分立 |
9.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
10.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以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
D.仍固守“天下一统”“朝贡贸易”的政治理念 |
11.
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梁启超这段话
A.是为维新变法作舆论准备 | B.是在赞誉美国的政治制度 |
C.是在赞誉美国的独立战争 | D.认为美国的政体不可思议 |
3.选择题- (共7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