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84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徽商、晋商等商帮为代表的大商人资本兴起,全国性市场形成;一批新的工商业城市、市镇与集市蓬勃兴起,出现早期市镇化趋势。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材料二  15-17世纪,英国传统的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工商业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的政治转型表现为君主主权逐渐转移到议会主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英国原有的议会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起了重要作用。但促使英国完成社会转型的则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的生产组织形式.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修建等改变了英国社会面貌;更为主要的是工业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靠农业生存。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陈二力《英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其“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英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分析其转型成功对英国和世界的主要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就中英两国不同的社会转型结果,谈谈你的历史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西汉前期,盐业生产与流通多把持在一部分诸侯王和富商大贾手中,他们“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外事扩张,内事兴作”,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实行盐铁官营的建议,并将建议提交朝中众卿讨论。同年,内定了采取盐铁官营的方案,准备时机成熟后向全国推行。一切准备就绪后,元狩四年,汉武帝派孔仅、东郭咸阳等官员巡行地方郡国,在各地设盐铁官署,选拔“故盐铁家富者”为盐官,负责具体盐务。并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煮盐,违法者将“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同时,由官府提供煮盐器具、雇工煮盐给予费用补贴。这些政策尽管遭到卜式等人的反对,但汉武帝一直坚持执行,由此奠定了盐业盐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

——摘编自齐涛《论汉武帝的盐业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盐政改革的原因及政策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盐政改革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最早的城市总体规划可追溯到1895年。那一年,张謇在唐闸创办大生纱厂。他将唐闸作为工业区,将天生港作为港口区,把狼山作为私宅、花园和风景区,构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城镇之间,是郊区的田园和住宅。张謇的这种设计被誉为“田园城市”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布局,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构思全是由张謇及其助手自行设计,自行规划的。张謇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把一个偏僻的、落后的南通带进了全国的先进行列,被称之为“模范县”。国内许多名流、学者、团体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英国人戈登·洛德(E.GordonLowker)在《1912年-1921年海关十年报告》中说:“通州(南通)是耐人寻味的典范。所有愿对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将来作公正、准确估计的外国人,理应到那里参观浏览一下。”
——摘编自王敦琴《张謇一生成败得失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城市规划的总体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城市规划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的过程包括对非生物能源的利用、机器制造品对手工品的替代以及新兴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工业化给人类生产力、建筑、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带来改变,而且还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与行动产生影响。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工业化带来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8题)

5.
罗马法规定,如果原告有诈欺、胁迫等情形,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忽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B.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纠纷
C.注重以诚信规范人们的行为
D.遵循了古老的契约自由原则。
6.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人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此规定旨在
A.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B.规定各种权力的制衡
C.创建人民主权原则的新政府
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7.
1860年,咸丰帝在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的中英谈判中说“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他甚至想用免除关税来换取外国取消公使驻京的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强烈谴责列强侵华暴行
B.竭力维护传统纲常礼教
C.严重缺失近代外交意识
D.朝贡外交体制日趋瓦解
8.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A.表明发展经济成为当时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B.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为敌后持久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D.为国民政府迁都和民族工业内迁创造了有利条件
9.
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

由此可知,北宋
A.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10.
1917年12月,北洋政府税务处宣布:“以后凡属手工所织之布,除仍照案由海关征收每百斤出口正税银l两外,其应纳50里内常关税项应予一体豁免。”这一规定旨在
A.促进自然经济瓦解
B.保护国货市场竞争力
C.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D.推进民族工业近代化
11.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发行股票,其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国企
A.尚未成长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B.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结构
C.是政企分开改革的成功案例
D.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
12.
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甚至有不少书籍还标明是在“北京”印刷的。可见当时的法国
A.言论自由的环境渐趋成熟
B.启蒙思想日益为民众接受
C.大众传媒尚远离民众生活
D.崇尚中华文化已蔚然成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