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金陵中学课改实验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必修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080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1/12

1.判断题(共3题)

1.
“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毫分。”这首能够体现人民军队严明纪律的歌词最早产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2.
该表反映的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这样的状况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人均收入
1965年
2400多万元
5亿

1995年
5.35亿
23.2亿
817元
 
3.
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有效地动员全国的资源创造出辉煌业绩。英国人的创新精神在17----19世纪结出的硕果有:经典力学体系、蒸汽机、轮船、火车机车等。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4.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经历了近一百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首次取得成功的是哪一次革命?
③马克思主义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5.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著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时表现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哪一特点?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这次运动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3.单选题(共15题)

6.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有人特别强调“在新体制中保留各州的地位,因为没有它们的合作,是无法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国家维持共和政府的”,这一思想后来在宪法中得到体现,这就是规定美国实行
A.三权分立B.联邦制
C.共和制D.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名额分配
7.
国家不可能在分裂状态中发展壮大,争取国家统一是近代德意志民族的首要任务。下列有关德国首次统一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有利于未来德国的统一
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表达了对祖国统一和进步的渴望
C.《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D.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俾斯麦的杰出才干
8.
1942年6月,中美双方签订了《抵抗侵略互助协定》,约定双方战时互相供给防卫用品、兵力以及情报。对这一史实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约定以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为基础和目标
B.约定对中国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
C.约定对中共的战略反攻不利
D.约定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9.
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能够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②兵民是胜利之本
③打倒孔家店
④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⑤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C.③②①⑤④D.③①④②⑤
10.
有一幅漫画,画面表现了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对苏联解体的惊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首次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大胆设想
②列宁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能是一种空想  
④他们开始意识到《共产党宣言》的原理,应因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D.①③④
11.
马克思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应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当前,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最有利因素是
A.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B.一国两制方针
C.和平统一方针
D.两岸人民的共同渴望
12.
2009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时说,“置身于这个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或应该试图主宰另一个国家。任何将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置于他人之上的世界不可能获得成功”,造成这样时代的原因有
①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   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
19C初,芝加哥是人迹罕至之处。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时蒸蒸日上的典型城市是芝加哥。芝加哥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4.
19世纪后期,中国的一位社会改革者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位改革者正进行的事件
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15.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春秋末年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下关于《诗经》的介绍,正确的有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是孔子的成名作
③孔子把它定为儒家经典,曾是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之一
④是儒家经典之一
A.①④ 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
进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以往所见不同的是,图上形形色色的古代人物都是有生命的,活生生地灵动着,现代科技再现了北宋汴梁的繁华。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馆选择《清明上河图》作为镇馆之宝的理由
A.海内外不约而同的推举
B.描绘了宋代繁华的城市面貌,与本次世博会的主题相符
C.张择端的艺术名气蜚声中外
D.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历史时期
17.
有人曾统计,"科学"有150多种不同定义,这一结果令人望而生畏,但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作用却是有目共睹。从经典力学理论和相对论、量子论问世所产生的影响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
①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③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④使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
A.①②③ 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A.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B.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学习西方D.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19.
梁启超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新国家”。为了造就新民,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开展了哪些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因循守旧,目的是救亡图存 
②倡导“断发易发”和“废止缠足”  
③开始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④既重视对民众的启蒙,也积极主动地寻求权贵的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20.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孔子维护周礼,拒绝创新B.孔子忠于西周的传统礼乐制度
C.孔子尊重“五经”的崇高地位D.为儒家学说立下居主流地位的原则

4.选择题(共12题)

21.

利用右图装置探究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

硝化细菌能利用体外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糖类来供自己生命活动的需要,这种合成作用叫做{#blank#}1{#/blank#} 作用,这类生物和绿色植物同属于{#blank#}2{#/blank#} 生物,而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胞属于{#blank#}3{#/blank#} 生物.

23.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24.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其能量获得方式是(  )

25.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其能量获得方式是(  )

26.

某细菌生活在富含Fe2+的水中.它能将Fe2+氧化成Fe3+,并能利用该过程所产生的能量来生产有机物,这种制造有机物的方式是(  )

27.

硝化细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氧化NH3

28.

硝化细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氧化NH3

29.

白铁皮在发生析氢腐蚀时有0.2mol电子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0.

白铁皮在发生析氢腐蚀时有0.2mol电子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1.

下列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利用光能 

②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 

③在叶绿素作用下进行

④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⑤贮能不多,对自然界作用不大.

32.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