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名校联盟高三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76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32分)中外民生政策留给我们许多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救助与社会治乱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 年)良吏痛击时政所言:苟百姓之不存,则社稷不得固其重……故治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唐朝政府利用赈谷、赈银、赈工等赈济方式救济灾民,对濒临生命危机的灾民进行紧急救助,遣返安置流离失所的灾民,减免赋税,免除差役,以休养生息。扶助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州县关顾鳏寡人员的婚姻。尊崇优待高龄老人,赏赐八十岁以上老人财物。对收成不好的贫民“或贷种子,则至秋而偿”,还规定:“流民还者,给复二年,田园尽,则授以逃田”。据胡柏翠《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救济制度的特点。(6 分)
材料二   1601 年《济贫法》规定,用生活必须品等救济贫困工人,救济一般跛足、无能者、盲人以及其他不能工作的人。1834 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劳动谋生。(据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英国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内容
1875 年
《工匠住宅法》
针对不卫生地区的改造和规划形成议案,然后提交
政府制定改善工人住房的法案。
1897 年
《工商赔偿法》
铁路、工厂、采石场、矿山等行业工作的工人,在工作时间发生工伤事故,雇主必须无条件承担赔
偿责任。
1908 年
《老年年金保险
法》
对年收入在 21 磅至 31 磅并年过 70 岁的老人,每
周可在政府领取 1 至 5 先令的养老金。
1911 年
《国民保险法》
在保障失业工人基本生活前提下,设立劳工介绍学
校或培训学校,为工人另谋职业提供方便;工人的
保险费用由国家、雇员、雇主三方共同出资。
 
(2)材料二中 1834 年《济贫法》有何新规定?(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依据材料三指出 19 世纪晚期 20 世纪初期英国“救济”制度的新变化。(6 分)
材料四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的农业立法进程

(据黄季焜《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解释材料四。(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20分)重视国家主权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政府外交中的重要事件:
时间
事件
1921年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关税自主、撤废领事裁判权、退还租借地、取消外国在华邮局等提案。结果只取消了外国在华邮局。
1928年7月
外交部照会比、西、意、葡、丹、日等国驻华使节,废止与中国订立的商约,并提议各国与中国另行商定平等互惠的新约。
1929年4月
外交部向英、美、法等国驻华公使提出了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要求,但英国等未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1930年
中国实现了关税自主,但领事裁判权方面最终因“九·一八事变”而不了了之。
1943年1月
中国分别与美、英签订条约,废除包括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民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行动的进程。(12 分)
材料二  明治维新法制改革“完全就在于期待着通过健全法典来改正 1854 年以来由于江户幕府外交担当者在外交上的无知而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此废除领事裁判权,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对外获得平等的地位。”(据星野通《明治民法编纂史研究》)
“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日本外相井上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策略。(8 分)

2.单选题(共7题)

3.
1969年7月,美国取消其公民前往中国旅游的限制。随后,尼克松总统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这表明美国
A.放弃了孤立中国的政策B.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平衡
C.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D.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
4.
1962 年 10 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美国和世界共同体都不能容忍蓄意的欺骗行径和对任何国家的攻击性威胁,不管这种威胁是大还是小……使用它们(核武器)可能性的任何实质增加或在他们安置地点上的任何突然改变,都被视为对和平的明确威胁。”下列对讲话猜测不合理的是
A.这次讲话是针对苏联的威胁B.此事件诱因是古巴导弹危机
C.美国不能容忍苏联的核威胁D.美国意在与苏联消除核武器
5.
(题文)1882—1894 年,上海12 家丝厂工人9600 人中女工占90%以上。一些开办的轻工企业也相继雇用女工。据1893 年《北华捷报》估计:有一万五千或两万妇女被雇用,从事清理禽毛以便载运出口,清拣棉花与丝,制造火柴与卷烟。这说明上海地区
①近代经济得到发展 ②女工超过男工人数
③媒体关注女性就业 ④女性经济地位独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
下图是20 世纪80年代初期《成都晚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可以研究企业

①注重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
②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③革新产品的产销经营方式
④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中外科技、艺术领域的一些重要现象,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790 年前后“四大徽班”进京
标志京剧的正式形成
B
1949—1957 年归国知识分子 3000 人
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准备了人才
C
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解释自然、社会现象方面得到普遍应用
D
莫奈创作了《日出·印象》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由此形成
 
A.AB.BC.CD.D
8.
1347年罗马爆发起义,建立共和国,彼特拉克闻讯欣喜若狂,拍手称快,衷心祝愿新兴的共和国永世长存。但不久罗马又陷于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中,他痛惜万分。这最能反映彼特拉克
A.强调建立近代民主制度B.推崇古罗马共和国传统
C.关注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痛恨暴力导致社会动荡
9.
1916 年考入成都师范学校的张秀熟回忆:他所在班的同学因为要做《新潮流之捍御策》的作文,一些平时埋头故纸堆的同学,也不得不购买几本新刊物,一探究竟,但一接触就为真理所征服。这最能说明当时四川
A.受到民主思想宣传的影响B.学校教育关注马克思主义
C.形成学习民主思想的风尚D.民众受新思潮的影响最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