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二上期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07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3/1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选自梭伦诗集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选自梭伦诗集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1分)
(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2分)
(4)材料四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2分)

2.单选题(共15题)

2.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3.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4.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人自由B.反对等级观念C.反对禁欲主义D.追求现实幸福
5.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戈拉
6.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7.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的发生完全出于偶然
B.《九十五条论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C.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势力
D.宗教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8.
“人文”强调的是关注人、体现人的地位和价值。下列能够体现“人文”的有(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有能则举之”  ③“认识你自己”  ④“天赐予你我的权利是平等的”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10.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11.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12.
爱因斯坦这样评价普朗克的发现:“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
C.进化论
D.量子论
13.
中国近代某书作者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把作者的愿望付诸实践的是( )
A.林则徐在广东领导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14.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15.
***在文章中提到:“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这一路线被写入党章是在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
1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