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20分)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中国被全球化击败,却也从全球化中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全球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二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今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
(3)据材料指出当前中国应对全球化的角色变化及方略,并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分析其合理性。(6分)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全球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二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今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
(3)据材料指出当前中国应对全球化的角色变化及方略,并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分析其合理性。(6分)
2.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
材料二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4分)
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
材料二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4分)
3.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据材料,指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体现出的民主政权建立的原则。(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影响。(6分)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据材料,指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体现出的民主政权建立的原则。(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影响。(6分)
4.
(10分)(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2年美国开始对远东地区国际秩序进行了重新构建,以求实现对战后远东地区的控制。从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对中国进行一系列援助和扶植活动。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三国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美国的开罗设想旨在远东地区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美国为主导,以中美合作为基础的远东国际体系。
——朱传喜《二战期间美国远东国际体系构想的演变》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开罗设想的背景和对中国的意义。(6分)
(2)二战时期美国的开罗设想是否实现,说明理由。(4分)
1942年美国开始对远东地区国际秩序进行了重新构建,以求实现对战后远东地区的控制。从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对中国进行一系列援助和扶植活动。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三国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美国的开罗设想旨在远东地区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美国为主导,以中美合作为基础的远东国际体系。
——朱传喜《二战期间美国远东国际体系构想的演变》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开罗设想的背景和对中国的意义。(6分)
(2)二战时期美国的开罗设想是否实现,说明理由。(4分)
2.单选题- (共6题)
5.
“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
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
D.公民道徳高于一切 |
8.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C.1955年亚非会议 |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9.
(题文)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
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
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
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