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三高考围题卷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67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25日,联合***,以示大国的团结。安理会被授予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安全理事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美、苏、英、中、法5个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关于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非常任理事国的多数票和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之。
——摘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08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Chimerica”(China与America的组合),借以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摘自百科全书《Chimerica》
材料四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我国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响应。为促成这一构想的实现,中国积极筹建“亚投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两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4分)与第一、第二方案相比,孙中山的救国救民方案有何特点?(4分)
(2)据材料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在“Chimerica”产生的背景。(6分)如何理解“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4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2.
(16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公善之而未用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口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篇》
(1)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材料一中秦孝公不用帝王之道而用霸王之道的原因。(4分)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大夫”和“文学”两派对商鞅变法有何不同评价?(4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4分)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2.单选题(共5题)

4.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5.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该材料()
A.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B.体现了全球化思想
C.阐明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
6.
“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宋朝纺织业实行工官制度并出现了手工工场
D.清代丝织业开始出现雇佣关系。
7.
《论法的精神》:“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斯多亚学派第一次
A.将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论证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D.促成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8.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B.“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D.《离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