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54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5/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2分)以下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相关目录:
第三章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调整(一)总理衙门的设立和辛酉政变(二)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新阶级的诞生(三)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办……
第三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
(二)西学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任两处各增加一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1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七月,革除诸路行用钞法之弊,诏统一印造交钞,以丝为本。十月,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面额分二贯文、一贯文、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共10种,法定银钞比价为钞两贯同白银一两。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废止南宋铜钱,以1:50的比价收回南宋会子,换发中统钞,并发行“厘钞”二文、三文、五文作为辅币。1282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至元二十四年……印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简称至元钞),从五文到二贯共11种面额,与中统钞并行,以中统钞五贯折至元钞一贯。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至正十年)下诏云:“以中统交钞壹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至元宝钞,通行如故。子母相权,新旧相济,上副世祖立法之初意。”十一年(1351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
——《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货币政策的措施。
(2)根掘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至正变钞”失败的原因及其危害。

2.单选题(共6题)

3.
《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材料可以表明古代法律
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
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
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
4.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5.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
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7.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8.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