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上任不久,便亲自制订新计划,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1933年4月,罗斯福政府一方面将大批“流浪的孩子”和城市失业青年投入有报酬的劳动中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致力于自然资源保护。之后拨款3亿元,雇用了领取救济家庭的青年25万人,在大约1500个营地劳动……1935年5月6日,罗斯福以总统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活动,普遍吸收失业者,其任务就是将救济名册上无力工作的人交各州直接救济,而其余可以就业的人就由联邦给予工作。从1935年到1941年,工程振兴局主办过25万个工程项目,不仅为体力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为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帮助。
——摘编自万雪梅《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二1978年197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达到5.3%和5.4%。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总数有1500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很快就成为安置劳动力的主要形式。仅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部门职工人数,就从1978年的2048万人,增加到1981年的2568万人。截至198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劳动者就有113万人。
——摘编自张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就业危机是如何化解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造成我国待业问题的原因,并说明我国解决待业问题与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罗斯福上任不久,便亲自制订新计划,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1933年4月,罗斯福政府一方面将大批“流浪的孩子”和城市失业青年投入有报酬的劳动中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致力于自然资源保护。之后拨款3亿元,雇用了领取救济家庭的青年25万人,在大约1500个营地劳动……1935年5月6日,罗斯福以总统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活动,普遍吸收失业者,其任务就是将救济名册上无力工作的人交各州直接救济,而其余可以就业的人就由联邦给予工作。从1935年到1941年,工程振兴局主办过25万个工程项目,不仅为体力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为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帮助。
——摘编自万雪梅《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二1978年197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达到5.3%和5.4%。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总数有1500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很快就成为安置劳动力的主要形式。仅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部门职工人数,就从1978年的2048万人,增加到1981年的2568万人。截至198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劳动者就有113万人。
——摘编自张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就业危机是如何化解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造成我国待业问题的原因,并说明我国解决待业问题与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不同之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摘编自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3.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
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 |
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4.
据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词汇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汇却被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汇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
C.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
D.全球化的扩展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
5.
《礼记》中记载: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而《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记载,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 |
B.战国时期手工业进步 |
C.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 |
D.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
6.
下图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有利于维护东汉王朝统治 |
B.反映了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
C.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 |
D.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
7.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
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
C.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
D.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
8.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
B.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
C.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
D.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
9.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
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
10.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
11.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其他 | |||||
担数 | 货值 | 比重 | 担数 | 货值 | 比重 | 货值 | 比重 | |
1867-1869年 | 1427636 | 32526 | 56.04% | 50273 | 18250 | 31.44% | 7265 | 12.52% |
1870-1874年 | 1635512 | 35153 | 52.69% | 62015 | 22468 | 33.67% | 9099 | 13.64% |
1875-1879年 | 1875508 | 34393 | 48.22% | 73290 | 22295 | 31.25% | 14644 | 20.53% |
A.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
B.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
C.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
D.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
13.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
C.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