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于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
材料三 日本经济崛起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
(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现象?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欧盟成立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历史问题”指什么?你认为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处理?
材料一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于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
材料三 日本经济崛起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
(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现象?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欧盟成立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历史问题”指什么?你认为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处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很好地概括了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文人的处境。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的有效性在于它是一座独木桥,迈不过去的话,就只配给人耻笑。越过这座独木桥之后,文人的出路还是单一的,只有为皇帝服务这一种选择,其命运依然是危机四伏的。欧阳修议论说,侍奉皇帝不当,为原则过于刚直,就有“杀身成仁”的可能。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晚期国王或者大贵族使用的文官是中世纪最有教养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是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的去向不是单一地为国王服务,而是有多样选择和可能性。中世纪欧洲向上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做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教育所构成的社会地位改善途径不是单一的、官本位的,而是多元的,律师、教师和医生不仅可以独立于官府,而且有尊贵的地位,他们的难题不限于能否做官,还可能是能否找到待遇丰厚的律师、医生和教书的职位,做官和从事这些专业工作并无那么明显的贵贱之分。拥有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一系列特权和很高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很好地概括了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文人的处境。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的有效性在于它是一座独木桥,迈不过去的话,就只配给人耻笑。越过这座独木桥之后,文人的出路还是单一的,只有为皇帝服务这一种选择,其命运依然是危机四伏的。欧阳修议论说,侍奉皇帝不当,为原则过于刚直,就有“杀身成仁”的可能。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晚期国王或者大贵族使用的文官是中世纪最有教养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是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的去向不是单一地为国王服务,而是有多样选择和可能性。中世纪欧洲向上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做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教育所构成的社会地位改善途径不是单一的、官本位的,而是多元的,律师、教师和医生不仅可以独立于官府,而且有尊贵的地位,他们的难题不限于能否做官,还可能是能否找到待遇丰厚的律师、医生和教书的职位,做官和从事这些专业工作并无那么明显的贵贱之分。拥有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一系列特权和很高的地位
——材料均摘编白2018年1月25日《彭小瑜:中世纪欧洲大学与中国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形成的原因。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0题)
4.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
A.对《圣经》负责 |
B.对宪法负责 |
C.对各州负责 |
D.对国会负责 |
5.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当时的七七出版社印行,为其第一个版本,第二年10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出版《***选集》,***对《讲话》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共修改了670余处。其中修订的不适应时代的提法可能是
A.“内战时期”改为“十年内战时期” |
B.“红军战争”改为“革命战争” |
C.“抗战以后”改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
D.“虽然出不出好东西”改为“虽然拿不出好东西” |
6.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
C.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
D.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8.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
9.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理念,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
C.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 |
D.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
10.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
A.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 |
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 |
C.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D.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 |
13.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