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材料一:英格兰曾是世界上惟一“逃离”了农耕桎梏(agrarianconstraints)的国家,而且它将自己的独家纪录保持了数十年之久,……在那个时代,它是“英格兰的奇迹”(Englishmiracle),……及至19世纪初……一个新世界正在喷薄而出,……它醒目地表现在美国,同时也正在将整个世界逐步引向一个新的方向。……神奇的是,新结构的许多元素竟然开始扩散。首先是在19世纪中叶扩散到欧洲大陆的部分地区,不过看上去仍非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故被称为“欧洲的奇迹”(Europeanmiracle)。……在1860年代,福泽谕吉从世界的另一端看见了同样的情况。……1870—1910年间,日本终于加入了工业世界,……于是这个奇迹变成了一个“欧—美—日现象”(Euro-American-Japanesephenomenon)。
材料二:贡德·弗兰克等人主张……东方从来不是真正的落后,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西方奇迹”(westernmiracle)可供研究。……彭慕兰在其《大分流》(TheGreatDivergence)中提出,1800年以前尚无大分流,中国、远东、欧亚大陆(Eurasia)、欧洲腹地,当时一概是大同小异。……他们认为,“现代世界”绝不是某地的特产,从一种意义上说,它历来是无处不在,……在他们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工具箱(toolkit),里面装满了发明物,其中很多是中国的原创,然后被偷走或借走,并被改良,到了19—20世纪,又被重新出口到亚洲。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问题: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现代世界诞生在哪里?
(2)材料二中,作者对现代世界诞生的看法与材料一有什么不同?
(3)对现代世界的诞生你同意哪个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材料二:贡德·弗兰克等人主张……东方从来不是真正的落后,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西方奇迹”(westernmiracle)可供研究。……彭慕兰在其《大分流》(TheGreatDivergence)中提出,1800年以前尚无大分流,中国、远东、欧亚大陆(Eurasia)、欧洲腹地,当时一概是大同小异。……他们认为,“现代世界”绝不是某地的特产,从一种意义上说,它历来是无处不在,……在他们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工具箱(toolkit),里面装满了发明物,其中很多是中国的原创,然后被偷走或借走,并被改良,到了19—20世纪,又被重新出口到亚洲。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问题: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现代世界诞生在哪里?
(2)材料二中,作者对现代世界诞生的看法与材料一有什么不同?
(3)对现代世界的诞生你同意哪个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2.
文学革命运动之后,一般文学革命的领袖人物,不是努力于创作和翻译新文学,就是回头向所谓“国学”方面去努力。……在国故整理上有最大的贡献的,仍要推梁启超氏。梁氏在史学方面的贡献更大……
每逢一个新的思潮的抬头,必先与旧的思想相冲突,形成各种学术上的论战。……
文体的论战,是“新青年”派和林琴南,章士钊之流的辩驳,其主要的争论是语体和文言……
人生观的论战,对垒者是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其主要的争论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的问题……
文化问题的讨论,是胡适和其他西方文化论者与梁漱溟等的论辩,其主要的争点是中国究竟应否抛开了自己根本的精神而迷信西洋文化的“德”,“赛”两先生……
政治问题的讨论,是正在争论着的笔战。今日中国应走那一条路以自救?甚么是中国的出路?……胡适等西洋文化论者提出个人本位的民主政治,以为这是中国问题的解答。而梁漱溟等则认民族自救的唯一途径在本着我们东方文化的优点,以改造我们的文化。
社会史的论战是唯物辩证论者的论战,它的争点是今日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它代表了主张国民革命者和主张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笔战。
……
把这十余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蜕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阶段:(一)直觉主义的阶段,这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张君劢等;(二)实验主义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胡适等;(三)唯物的辨证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郭沫若等;(四)东方文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等。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伍启元1934年
问题
(1)梁启超先生在史学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2)据材料与所学说明“这十余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蜕变”的主要内容。(不能摘抄原文)
(3)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每逢一个新的思潮的抬头,必先与旧的思想相冲突,形成各种学术上的论战。……
文体的论战,是“新青年”派和林琴南,章士钊之流的辩驳,其主要的争论是语体和文言……
人生观的论战,对垒者是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其主要的争论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的问题……
文化问题的讨论,是胡适和其他西方文化论者与梁漱溟等的论辩,其主要的争点是中国究竟应否抛开了自己根本的精神而迷信西洋文化的“德”,“赛”两先生……
政治问题的讨论,是正在争论着的笔战。今日中国应走那一条路以自救?甚么是中国的出路?……胡适等西洋文化论者提出个人本位的民主政治,以为这是中国问题的解答。而梁漱溟等则认民族自救的唯一途径在本着我们东方文化的优点,以改造我们的文化。
社会史的论战是唯物辩证论者的论战,它的争点是今日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它代表了主张国民革命者和主张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笔战。
……
把这十余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蜕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阶段:(一)直觉主义的阶段,这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张君劢等;(二)实验主义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胡适等;(三)唯物的辨证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郭沫若等;(四)东方文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等。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伍启元1934年
问题
(1)梁启超先生在史学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2)据材料与所学说明“这十余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蜕变”的主要内容。(不能摘抄原文)
(3)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3.
神利用火车、汽船、电讯等交通工具来拆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围墙,使能四海一家和平共处。清政府却从起头就顽固地闭关自守,此举不但触怒各国,更是违背天意。因此招致天罚,屡遭羞辱。
——李提摩太(近代中国重要西方传教士,写于1894年)
光绪十八年(1892),我指导弟子们实习《仪礼》十八章。我为他们预备了各式各样的古代乐器……结果发现古笛太长,我们无法用手指按吹。突然间,我领悟到古代的人必定是巨大的伟人。因为那时候刚为盘古初开,气温高热。两千年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日远,气温降低,人的体积也随之缩小。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两千年,人的体积必比我们更小,今日的笛对他们也无法适用。
——康有为
问题:
(1)李提摩太以其为神学辩护,康有为以其解释古今差异,回答此其为何?
(2)对上述两段材料作出评价。
——李提摩太(近代中国重要西方传教士,写于1894年)
光绪十八年(1892),我指导弟子们实习《仪礼》十八章。我为他们预备了各式各样的古代乐器……结果发现古笛太长,我们无法用手指按吹。突然间,我领悟到古代的人必定是巨大的伟人。因为那时候刚为盘古初开,气温高热。两千年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日远,气温降低,人的体积也随之缩小。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两千年,人的体积必比我们更小,今日的笛对他们也无法适用。
——康有为
问题:
(1)李提摩太以其为神学辩护,康有为以其解释古今差异,回答此其为何?
(2)对上述两段材料作出评价。
2.单选题- (共15题)
4.
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就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之事,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英王只是国家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
C.根据法律,女王在公投上不偏袒任何一方 |
D.即便独立,女王仍然是苏格兰的国家元首 |
5.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上述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
A.司法主权 | B.关贸主权 | C.军事主权 | D.领土主权 |
7.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左图美国漫画(图中人物上有“欧洲”字样
右图苏联漫画(图中中文由俄文译成)悬崖下面反映欧洲一片荒凉景象)

左图美国漫画(图中人物上有“欧洲”字样
右图苏联漫画(图中中文由俄文译成)悬崖下面反映欧洲一片荒凉景象)
A.左图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
B.右图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
8.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支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B.资产阶级革命首次成功 |
C.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9.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人 |
11.
为了证明一位或许过分敏感的德国人所说“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一位外国人考察了乔治四世(1820年即位)统治下的英国,以下属于“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的是
A.蒸汽机车 |
B.内燃机 |
C.电梯 |
D.奔驰汽车 |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
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
13.
“一切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每个人和其他人一样有权享受充分的自由,不受限制地享受自然法则所赋予的一切权力和优势,具有自然赋予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他人的侵害。政府的功能是保障人权,如果政府起不到这种作用,人民就有权改变政府。”持以上观点的思想家是()
A.霍布斯 | B.洛克 |
C.卢梭 | D.孟德斯鸠 |
17.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
A.重在揭示历史的规律 | B.应经过反复验证 |
C.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 D.应充分解读史料 |
18.
在我们的历史书写中,有些仅仅是罗列史料,有些是对史料的解读,有些是史实的叙述,有些是对史事的评价。
①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骨铲和蚌镰等;
②发现了粟、黍之类颗粒;
③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④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资料。
以上属于对史料的解读的是( )
①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骨铲和蚌镰等;
②发现了粟、黍之类颗粒;
③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④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资料。
以上属于对史料的解读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