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4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18

1.材料分析题(共6题)

1.
材料美国独立后,各大城市的市议会开始选举市长,但市长无权否决市议会的决定,许多行政部门的首长不对市长而是对议会负责;同时,城市权力还受到州议会的掣肘,造成城市管理的极大混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事务如教育、警察、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由原来私人公司承担的这些责任转移到市政府肩上,带来了城市功能和财政支出的扩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老板(城市中的职业政治家)乘机弄权,效率低下;有人指出:“即使不是所有的老板都生财有道,但到死身无分文的也没几个。”市政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各州陆续制定城市宪章,废除了州政府对城市公共卫生、警察、公园和其他一些机构的人事任命权,实现了城市自治。在城市内部,到19世纪未,许多市议会“丧失了预算以外的所有拨款权力”,市政服务的其他权力也转到市长手中,以市长为代表的行政力量逐渐成为与老板集团所控制的(市)议会相抗衡的力量。改革派倡导了一系列的选举制度改革,如选民登记、全市大选和非竞选举,以削弱老板集团对市政的控制与渗透。改革派还改革市政机构,按照商业管理原则运行政府,任用专家治理城市。然而,城市治理毕竟不是企业管理,为了效率而不顾政策的社会效果,危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
——据钱乘旦总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运动的背景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在大革命以前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准备。然而,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结构上下两头发达,中产阶级弱小,容易激发矛盾引发革命。大革命开始以后,大多数沿海港口城市开始衰落,从国际性城市降格为地区性城市,出现“非工业化”和“农业化”现象。大革命导致土地所有权碎化,革命后百年间农村土地所有者数量增加了1倍,而法国总人口增长不到50%,年均增长率只有0.5%,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这种人口格局,和正在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才基本完成。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958—1970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5.9%,仅低于日本而高于西欧和美国。法国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快,如航空、宇航、核电和军事工业仅次于美苏而居世界第三位。二战以前,传统中产阶级是法国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如今这些传统中产阶级的人数锐减,而由科技人员、高中级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其他职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开始激增,在数量和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其他阶级,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法国左右翼政党努力争取的社会力量。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中产阶级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分析其给法国带来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1和表2,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有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王安石)。泰西乡原之史家,其论克林(伦)威尔也,日乱臣、日贼子、日奸险、日凶残、曰迷信、日发狂、日专制者、日伪善者,万喙同声,牢不可破者殆百年,顾及令而是非大白矣。英国国会选择画像数百通,其裒然首座者,则克林(伦)威尔也。而我国民之于荆公则何如?吠影吠声以丑诋之,举无异于元祜(1086-1094年)绍兴(1131-1162年)之时。其有誉之者,不过赏其文辞;稍进者,亦不过嘉其勇于任事,而于其事业之宏远而伟大,莫或见及,而其高尚之人格,则益如良璞之霾于深矿,永劫莫发其光晶也。呜呼!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据粱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1)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出于何种动因撰写《王安石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动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推断,梁启超著《王安石传>的重点是什么?其史料运用有何特点?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7月宪政编查馆奏定《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朝廷予以公布。其中咨议局议员选举资格如下:
一、曾在本省地方办理学务及其他公益事务满三年以上著有成绩者;
二、曾在本国或外国中学堂及与中学同等或中学以上之学堂毕业得有文凭者;
三、有举贡生员以上之出身者;
四、曾任实缺职官文七品武五品以上未被参革者;
五、在本省地方有五千元以上之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
六、凡非本省籍贯之男子,年满二十五岁,寄居本省满十年以上,在寄居地方有一万元以上之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
七、凡属本省籍贯,或寄居本省满十年以上之男子,年满三十岁以上者。
一据1908年《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咨议局议员产生办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的历史影响。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国务卿蓝欣早在1917-1933年就帮助奠定了后来冷战和遏制苏联的政策基础。虽然没有军事对抗、武装对峙和军备竞赛,但一些基本要素已经存在:猜疑、误解、反感、畏惧等。……美国政府本来可以通过许诺提供美元和外交承认的计划防止苏维埃政府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和约,从而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但威尔逊和蓝欣却因基本要素的存在对该计划“关上了大门”。
——据[美]戴维斯、特兰尼《第一次冷战》
材料二 在苏美建交的问题上,苏联政府的态度始终是积极、明确的,即愿意在不干涉内政和解决债务问题的基础上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迟至1933年,罗斯福建议苏联派代表前往华盛顿就建交问题直接进行谈判。苏美两国主要围绕着两国债务问题展开。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后,苏美两国达成有利于苏联的相关协议,并于1933年1 1月16日正式建交。
——据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美建交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7题)

7.
公元前5世纪,面对波斯大军的入侵,雅典组建军事联盟的努力带来了希腊走向统一的希望,但由于“不能上升到一个巨大的、非城邦的、联合在一种共同公民权的国家”而没有实现。这反映了雅典城邦
A.压制公民个人自由
B.珍视独立自治传统
C.抵制区域经济合作
D.缺乏集体团结精神
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9.
1927年8月20日,***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工农兵苏维埃完全与客观环境适合,我们此刻应有决心立即在粤湘鄂赣四省建立工农兵政权;此政权既建设,必且迅速的取得全国之胜利”。据此可知
A.该信件应写于湘赣边秋收起义以后
B.该信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对八七会议的决策有所突破
D.***的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10.
演讲是时代的见证。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
11.
国民党曾制定《商民运动决议案》,称:“大多数旧式商会,不独不参加革命,且为反革命’’、“本党号召全国商民打倒一切旧商会,引导全国商民以有组织的、平民的团结,重新组织可以代表大多数商民利益之商民协会。”该决议案最有可能制定于
A.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抗日战争时期
12.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但资料显示,直到东汉前期,选官中仍然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汉朝的选官
A.体现以德取仕的鲜明意向
B.更重行政能力和工作经验
C.纯用文吏而儒生仅为点缀
D.纯用儒生而文吏仅为陪衬
13.
1521年,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路德引用《圣经》宣称,“今天的基督福音仍然与古代一样引起纷争与动乱。这是上帝福音的特点,是早已预定的。耶稣基督曾经说过,我来并不是让人间享太平,而是动刀兵。”路德这番言论意在
A.谴责德国教派林立纷争不断
B.强调基督教蕴涵着反抗精神
C.赞赏帝国议会保障了普选权
D.激励新教徒应做上帝的逆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