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平谷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48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7

1.论述题(共1题)

1.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在英国占居世界工业垄断地位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
——《世界近代史》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措施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
——引自P.林德著、王新奎编译《国际贸易》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诞生。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辛丑条约》中规定美国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最终促使美国议会在1908年通过退款决议。美国感到通过“退款办学”,控制并借中国官方“自办”的壳,登入中国主流社会这个“市”,更为有利。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定课程:……(学生中)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派遣学生的同时,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设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TrainingSchool),如果必要,还准备在中国其他城市设立分校。这就是后来创办清华学堂的起因,也是所谓“赔款学校”这一名称的由来。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指出不同政治制度对各自历史发展的相似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材料所述的国际贸易现象。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据材料三,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教育是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阅读材料以清华大学建立过程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平均年增长率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年
3.3
5.0
 
3.8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德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发明众多,产业兴旺,成绩斐然。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德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产业化道路。高素质的国民在全民教育的大旗下集结,大学科研机构为德国带来了灿若星辰的创造和发明,智库成为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德国政府对教育和科研的青睐有加和不吝投入,使其产业革命有了比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更为坚实的根基……。
——姚晓宏著《大国博弈与产业战争》第一章第二节(德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欧洲领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三十年德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3.单选题(共6题)

3.
法律是最高的社会规则,掌控了法律就等于掌握了人类的命运。以下小明整理的有关法律研究性学习的部分笔记,请你为其甄别
A.①②③都正确B.①③正确,②错误
C.①②错误,③正确D.①错误,②③正确
4.
(题文)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关于四部法律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①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③规定“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或者是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
D.④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5.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或政策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④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
“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是
①社会上隐匿人口现象严重
②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
③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
④建立起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
A.①②③B.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7.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中共“七大”在①召开,确立***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
B.洋务派在②创建近代民用工业
C.袁世凯在④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中国最早的民资企业在③诞生
8.
读下列表格,改革与内容、结论、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改革
内容、结论、评价
序号
俄国农奴制改革
在杜马选举中城市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阿里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都取得成功,被后任者继续沿用
B
日本明治维新
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
C
戊戌变法
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
D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