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
元 | |||
明前期 |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 徐光启《农政全书》 |
清 |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 淸 | |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髙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箪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一一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结合史实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髙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箪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一一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结合史实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单选题- (共13题)
3.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唐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为光荣革命被上合法的外衣 |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 D.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
4.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
5.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6.
《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
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
7.
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8.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C.中华民国政府提倡国货 |
D.欧洲帝国主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
9.
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
A.蒙昧主义 | B.禁欲主义 |
C.理性主义 | D.人文主义 |
10.
马丁 .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 |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 |
C.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
D.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 |
11.
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 |
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
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 |
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 |
13.
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
D.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 |
14.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A.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
B.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一一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
C.曰本发动了侵略中圆的九一八事变 |
D.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糸建立 |
15.
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
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
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
D.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