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04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和扶植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决定作出有限的让步。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出发,便利用这一时机,于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并于1928年12月7日颁布“海关进口税则”。1929年2月1日该税则正式实行,这就是所谓第一个“国定税则”,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再经协议,颁布第二个“国定税则”。以后又在1933年、1934年分别颁布第三、第四个“国定税则”,由十二级税率改为十四级税率,税率也改为5%至80%……1929年国民党政府关税收入为2.75亿元,1934年增至3.82亿元,关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比由1928年的41%,增加为1932年的51.75%。国民党政府虽然提高了进口税率,但不是关税自主……如1929年的第一个“国定税则”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利益有抵触,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刁难,直到满足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日本帝国主义才同意与中国签约。1933年“国定税则”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反对,仅实施一年就夭折了。
——摘编自郭庠林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政府推行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进行评价。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史良(1900—1985)江苏常州人,幼年的史良跟随身为塾师的父亲读书,常听父亲讲述屈原、文天祥、史可法、洪秀全等故事。1922年,史良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史良半工半读,课余兼做社会工作,得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期间她还主编了杂志《雪耻》,宣传民族独立,反对列强侵略。1927年被扣上了有“思想问题”的罪名,在狱中,她看到一些共产党员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31年起,史良开始当律师。她立志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保障民众的合法权利。史良是著名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史良利用外事活动,热情地向国外朋友介绍中国妇女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愿。

——摘编自祝小茗《七君子之“史良”》

(1)根据材料,概括史良的优秀人格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史良优秀人格品质形成的原因。

2.单选题(共9题)

3.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4.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它
A.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
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
A.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B.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C.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
D.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6.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7.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8.
近代中国有思想家认为西方之所以胜于中国,不仅在器械,更在于政教制度,“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由此可见,他主张
A.中体西用
B.固守传统
C.维新变法
D.全盘西化
9.
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民主科学,思想自由”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0.
1956年,陆定一在谈到中共中央的某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该方针是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
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甲: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丙: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丁: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