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294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4/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简氏兄弟二人抓住时机,致力于发展国货,新产品畅销华南及南洋各地.。公司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从1927年开始,由于中外卷烟业竞争加剧,民族资本得不到保护,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显,公司连年亏损。到抗战前,企业已濒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摘编自《近代华侨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展的概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经济崛起的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经济崛起的优势。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张居正改革的展开贯穿着制度对变革的抗拒。张居正的改革思路是通过整顿政治体系中的“时弊”,以保障农民的产权不受行政权力任意侵犯,从而繁荣国家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虽然有一些改革方案(如整顿驿站、一条鞭法等)也降低了制度的交易成本,但受到旧制度下的获益集团——官僚、宗室成员的抗拒。……首辅逝世,与“时弊”较量的核心力量轰然倒塌,接踵而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最高权力的重新定位和与之相伴随旧制度的反扑。旧制度下的获益集团——官僚、宗室成员与意在捍卫皇权的万历皇帝联手,不出半年,便彻底清算了张居正和他推行的新政。而清算他的理由便是制度曾提供给他的权力及他用手中的权力换取的私利(如接受贿赂、任用私人等)。
——摘编自龚虹波(“制度中人”与制度的较量——也说张居正改革悲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取得成功的条件。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在《臣轨》中说道:“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是以古之禁末作用,所在利农事也……故好农功者,虽利迟而后富,好末作者,虽利速而后贫……故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定焉。”
材料二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武则天在“置鸿、宜、鼎、稷等州制”中说:“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德林《武则天的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则天时期的经济政策及武则天对发展农业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迁移人口的目的并分析其意义。

2.单选题(共10题)

5.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罗马法的代表法典,其内容集中在私法上,基本上分为五个部分:人、物、对物权、对人权(即债、契约等)以及民事诉讼,详细地规定了各种权限和商品交换的法律关系问题。这体现了此法
A.注重调解居民关系
B.立法形式灵活简便
C.注重实际应用
D.推崇公平公正原则
6.
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7.
《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兴起和衰落》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下列体现了将这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A.中共“一大”确立的目标
B.中共确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D.“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8.
宋话本《阴骘积善》描述,茶肆环境优雅,常常有很多人在这样的茶肆习学乐器,或唱叫,这叫作“挂牌儿”,炫耀伎艺,派头十足。这段材料说明
A.北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茶肆经营打破时空限制
C.戏剧产生于市民生活中
D.市井生活带动艺术发展
9.
商鞅曾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着段话体现的思想
A.是维护土地公有制的客观反映
B.导致当时农工商业比例失调
C.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阻碍了当时场经济因素的成长
10.
下面是1873-l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该表体现出
A.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中国传统出口行业优势不断丧失
D.洋务经济进一步发展
11.
下面是中国1980-2006年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数占总商品数的比率统计图。其变化反映了我国
A.商品市场价格不断增长B.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迅速
12.
《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13.
“对新文化运动之消极的、负面的、破坏的,不正常之反动的、怨天尤人的内容”便不能不再来一个否定而归于拨乱反正之正面的健康的思想内容”。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应正常评价新文化运动
B.新思想要以传统为主
C.应该否定新文化活动
D.中国思想界非常混乱
14.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表现为
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用“天理”来阐释儒家思想
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