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21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14—1918年,中国新兴民族企业总量达到534家,资本总额达到1.19亿元,这些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191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等问题。1919—1921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受邀来华讲学,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学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改革后的学制被称为“壬成学制”。壬戍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壬成学制把中学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六年,将中学切割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三年,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二四制”和“四二制”的存在。壬戍学制引进美国道尔顿教学模式,由学生极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适时掌提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摘编自单增淳《壬戍学制对中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学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制改革的特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5月20日完成了同盟谈判。1891年7月,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召见法国前任驻狱大使拉布拉伊时提出两国是否应该考虑在走向协商的道路上迈进一步,法国政府在回复中建议订立军事性协定,但吉尔斯只赞成订立政治性的协商协定,结果双方締结了政治协定。8月,俄沙皇说:“我们必须纠正过去的错误一有机会就摧毁德国,一旦德国垮了,奥国也就不敢动弹了。”1892年8月,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如果德或意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协定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同盟建立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俄同盟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埃比尼泽·霍华德是一个英国皇室记者,城市规划是他的爱好。他观察了19世纪晚期伦敦穷人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让如此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是对自然的亵渎。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在那儿,城市中的穷人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国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3万以内。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深受其无处不在的原则的影响。
——摘编自黄小凡《百年前城市病的拯救者们》
(1)根据材料,概括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积极作用。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原始国有制形式,强调国家对于土地与人口的责任。环境保护必然被纳入国家主导的法治体系中。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囯家赋税只与登记在册的纳税.土地面积直接相关,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隋唐时期,从属于工部系统的“虞部”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但在元代时,“虞部”被取消。明朝恢复“虞部”,改称“虞衡”,它成为供应国家日常器用及军需物资的部门。明清时期,中国西部环境严重恶化.
——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
材料二 西方现代环境法学理论在发展观上的变化是,放弃先发展、再污染、最后治理的发展策略,逐步提出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直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的策略。在西方的环境保护中,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制定了《碱业法》,美国制定了《煤烟法》;二战后,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瑞典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加拿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希腊宪法第24条、葡萄牙宪法第66条都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各国国内环境法体系都注重与ISOl4000环境体系(以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为目的的框架文件)相配套。
——摘编自苏昌强、阮妙鸿《西方各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现代环境保护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单选题(共6题)

6.
有人说,古代雅典真正实现了“民主官仆”,雅典人总是具有居高临下俯视国家官员的“主人”意识。这说明古代雅典
A.公民的参政热情较高
B.建立了完整的监督体制
C.国家官员来自平民
D.公民的权力得到了彰显
7.
世界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巴里·布赞指出:两极的结束,以及从长期看,美国权力一直相对下降,周围存在着太多其他的重要国家,以至于无法为一种单极解释正名。巴里·布赞意在说明
A.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B.美国意图建立单极世界
C.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D.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8.
“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
B.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
9.
下面是1920~1949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
B.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C.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D.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
10.
漫画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下边漫画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50年代
A.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
B.“大跃进”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1.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高语罕曾写道:人民为国家的根本,而青年则是人民的中坚力量欲强国先强民,想要人民强大,“强吾青年其可也”。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
A.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清醒认知
B.对唤醒当时的青年尤为关注
C.能正确认识当时青年的现状
D.渴望以教育改变青年的现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