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七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19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5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这种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推动下,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开始结合起来,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逐渐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也正好弥补了中世纪学术所存在的根本缺点……这一切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自由、理智的渴望和情感冲动,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
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在科学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形成几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清教主义的三个主要的价值观念——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世俗主义,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体制的逐步完善。
——摘编自贾向桐《近代科学革命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转移》等
材料二实际上,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需求: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这两个主题的自身成长和相互影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两大目标不断地自我冲突,相互损耗,大大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今天,在一个更高层的社会体制和更具综合性的观念之下,这两大目标整合出一个新的更有力的奋斗方向和发展蓝图,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摘编自郝晏荣《公理与富强:近代中国接受西学的两个不同路径和选择》
(l)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西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对欧洲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前期国人学习西方两大“主题”、目标间的相互关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定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的认识。
2.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新政期间对中央机构和官制都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为廓清积弊,清政府参照西方各国,积极改革中央官制,对原有的无关紧要的机构进行裁撤。1901年,改总理街门为外务部。1902年设巡警部,负责维持社会治安,1906年特将户、礼、工三部所掌管的户籍、社会教育、道路和沟渠整治、修浚等事务合并,组建为民政部。……在改革中实行了统一划齐的办法,所有部院内统一设置承政厅,负责划拟、审订本部的章程法令。新的政府机构设置,呈现了务实、精干、名实相符的特点,使古老的衙门带上一些现代行政管理的气息。
——摘编自张志军《从督办政务处看清末新政》
(1)据材料,指出清末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中央机构改革的意义。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蓝姆迦训练中心设置的最初目的是为1942年5月从缅甸撤退过来的中国残余部队解决住房、部队的恢复、服装、医药和治疗而准备的。1942年7月17日,第一批来到蓝姆迦的中国部队是遭到严重损失的缅甸战役的残余,他们在疟疾、营养不良、缺医少药中倍受煎熬。在蓝姆迦训练中心,纪律和行政管理由中国军官负责,但是技术和训练及军事装备的提供主要由美国负责。数百名中国学生翻译和美国教官配对来教授中国士兵所有的事情,训练科目涉及医学课程和急救示范、指南针、地图的使用、巡逻队的构成、荫蔽地的出击、声响测试、野外的火力配置等。蓝姆迦所有工作的目标就是一个,创造一支可以和日军面对面较量,并最终可以获得胜利的现代战斗部队。1942年9月中旬,中国军队从缅甸撤退到印度。这个时候大约有总数9000人来到印度,其中5000人是新38师的,2500人来自新22师,还有1200人是第五军和其他单位的人。蓝姆迦训练中心是最高机密,它的存在直到二战后才透露出来。

——摘编自戈叔亚《蓝姆迦训练中心——二战中缅印战区》

(1)根据材料,概括蓝姆迦训练中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蓝姆迦训练中心的历史贡献。
4.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前,杰韭逊在法国做公使,他对国内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被迫置身于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的斗争之外。他认为,对联邦构成最严重威胁的是派别和党政。政党不能存在。后来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要,逐渐认识到:政党既有互相倾轧导致祸害社会的一面,同时也可借互相监察对方而成为社会的书“警卫员”。他开始与麦迪逊一道组建反对党。1800年的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杰斐逊经过众议院一星期36轮的投票艰难当选。一些联邦党人对此深感惊恐,杰斐逊发表就职演说: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是原则相同的兄弟,只是称呼不同罢了,“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我们都是联邦党人。”杰斐逊离任以后,过若宁静的生活,面对美国复杂多变的现状,他认为,“辉格党和托利党是天生的党,他们在所有国家里都存在着,无论是叫这两个名字,还是叫其他名字。”
——摘编自宋腊梅《英美政党思想的起源》
(1)根据材料,概括杰斐逊对政党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斐逊对政党态度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5.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D.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6.
下表为周恩来某一天的行程安排,这些外交活动的内容表明当时他正在参加
时间(7月17日)
外交活动
上午10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7.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中国古代制瓷业非常的兴盛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8.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
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