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文科综合(二)_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18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文帝扬坚(541-604),在继承前代优秀施政经验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出新,既针对当时形势的需要,又不过激,因而容易奏效。《隋书·食货志》载: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项,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为了配合均田制的推行,把大量农业户口从宗主豪强的手中夺取回到国家手中,改善国家的财政税收,隋文帝大力开展普遍的人口户籍统核工作,叫做“大索貌阅”。把男子“成丁”即负担课役的时间由十八岁推缓至二十一岁,服徭役由每人十二轮次减为每年服二十天役,调绢由一匹(四丈)减少为二丈,减轻了一半。又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日“五妹”,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隋书·高祖纪》说他“居处服玩,务存节俭”。在隋文帝实行变革的二十四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9月9日,做客白宫的丘吉尔提出了一份关于意大利投降后战略局势的备忘录。丘吉尔提出英国可以派遣一支强大舰队参加对日作战,英方愿意将这支舰队置于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的指挥下。尽管罗斯福对丘吉尔的计划饶有兴趣,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表示反对,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不置可否,这次讨论未能就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做出决定。1944年1月,欧洲战场进一步改善使得英国有可能比预期更早将一批舰艇抽调到远东作战,英国驻美国海军代表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建议,英国特遣部队可以在1944年4月派往太平洋战场。不过,金以太平洋战场缺乏足够的基地容纳更多海军力量为由婉拒了这一提议。
——摘编自胡杰《浅析二战后期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提出参加太平洋战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婉拒英国参加太平洋战场的原因。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诸葛亮之为相车也,抚百性,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材料二古往今来,人们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赞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诸葛亮的过失。

2.单选题(共7题)

4.
“(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B.公民视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希腊民主是完美的
5.
下图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根据目录推断这部著作产生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
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卞修跃所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项别
死亡(人)
伤残(人)
失踪(人)
被俘捕
合计(人)
国统区域
国民党军队
作战伤亡
1328501
1769299
130126
 
3227926
因病消耗
422479
191644
323436
 
937559
因伤消耗
45710
123017
274671
 
443398
 
 
平民
4397504
4737065
 
 
9134569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军B.国民党军队对中国抗战做出过重大贡献
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7.
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A.世界格局新趋势的发展B.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C.欧洲各国与日本结盟D.欧洲由经济转向政治合作
8.
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里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这表明当时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B.市民的观念发生变化
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9.
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A.自由主义出现B.工厂制度确立
C.电的广泛应用D.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变革
10.
《弢安园文录外编》(1882年出版)中指出“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话旨在说明中国思想家
A.坚持中体西用B.学习西方已经由“器物”向“制度”转变
C.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借助法家思想宣传变法理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