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16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945年,***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从新中国初期制度建设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频繁,国家间竞争激烈,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变幻莫测。
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古代已出现护照雏形,当时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以表示其特殊的地位和权利。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使他们在国外经商时能受到优遇和保护。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国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普遍采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
2.
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所著《历史》(希波战争史),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写作此书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记载人们纷争的原因。他通过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资料。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希罗多德的《历史》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其全书语言生动,文笔流畅,词汇丰富,为后代历史文学的范例。
比希罗多德晚出生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下的中国,还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和民间采访,弥补了文献的不足,总是征引多种史料进行比较,然后谨慎取舍。司马迁志在“通古今之变”,要把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作一次整理,从而悟出成败兴坏之“理”。《史记》的文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的共同点。
材料二
名称
地点
创办方
种类
徐家汇博物院
上海(1868)
法国传教士
韩伯禄
自然科学类
(中国近代最早的博物馆)
京师同文馆博物馆
北京(1876)
清政府
自然科学类
敬业书院博物院
烟台(1879)
德国人瑞乃尔
自然科学类
天津考工厂陈列馆
天津(1902)
周学熙
商品类
南通博物苑
南通(1905)
张謇
综合类
(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京师劝工陈列所
北京(1906)
农商部
商品类
国立历史博物馆
北京(1912)
教育部
社会历史类
地质陈列馆
北京(1916)
农商部
自然科学类
故宫博物院
北京(1925)
 
社会历史类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的特点,结合背景进行分析。
材料三仿佛惊蛰之后的万物一样,当被震惊的思想开始复苏并试图寻找新资源的时候,人们会在过去所有的古典中去寻找,让所有的古典重新说话——只要是人需要的——但是当他们重新说话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它不仅完全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古典,而且也不是人们曾熟悉的一套老生常谈,原来它还有新意。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3)提炼材料三的观点,并根据所学中外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单选题(共7题)

3.
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1840年之后,晚于国际人口迁移(1500年前后),原因有
①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时间较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增多
③《中英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④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伦理观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1942年1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美国几乎放弃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所有特权,随后英国等其他的国家纷纷跟进,与中国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结束B.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
C.意味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被清除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
二战后美国的某项提议标榜称“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而苏联宣称该提议是“美帝国主义新的冒险”。该提议是指
A.马歇尔计划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布雷顿森林体系
6.
1964年l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公报,西方媒体称之为“外交核爆”(如图)这一事件
A.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
B.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C.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D.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7.
下图为《17世纪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图》。据此可以得出
A.精英人士逐渐放弃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
C.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
D.科学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8.
(题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详了《地学浅训》;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
D.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9.
如图,根据所学,判断下列言论出自①处的是
A.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B.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C.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D.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