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01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三年五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请于本道两税钱每千增二百,因诏他州悉如之。八年四月,剑南西川观察使韦皋奏请加税什二,以增给官吏,从之。
——《旧唐书·食货志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两税法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实行两税法。

2.单选题(共5题)

2.
翻检《全唐诗》可知,唐诗所涉茶产地6道、27州,其中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唐朝张途记录安徽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由此反映出唐代
①.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②.经济重心已经移向南方
③.茶业由副业上升到主业
④.农产品商品化水平较高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3.
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B.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C.促进货币经济发展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
唐朝时期,“工商不得入士”的制度不断得到突破和解禁。唐代前期,商人主要通过捐献财物、任“斜封官”、任“捉钱令史”、受人提携等渠道入仕;唐后期商人主要以买官、军功、科举、举荐、贿赂等手段入仕。上述材料表明唐朝时
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B.买官卖官现象严重
C.经济发展导致商人地位提高D.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5.
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郡数统计表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这种变化说明:
A.西晋时岭南国土面积扩大B.南方缩小与北方的差距
C.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D.秦岭淮河是中国经济分界线
6.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